第1章 蘇梓暢(1 / 3)

權力像極了鴉片,令人舒坦,沉醉,卻也會令人頹敗,放棄。

“今天是2022年3月5日早上9點零四分三十七秒,接下來的幾天時間將會是我任內的最後時間。我很感激諸位在過去十年中的鼎力支持,我知道,沒有諸位的支持我是如何也走不過來的。在過去的十年中,我們依然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中國夢’思想,在我們偉大黨的正確領導下,在全國人民不懈努力下,經過這十年的努力,我們,勤勞的中國人民建設的偉大祖國已成為世界外彙儲備第一大國,國民生產總值超越美國躍居世界第一位,人均年GDP過萬元美元大關,在有的地區更是突破3萬美元大關,國民幸福總值不斷攀升??????還有數不勝數的例子,在這個時間有限的會議上我們當然是無法列舉得完的,但肯定的是今天我們真正走上了較為發達國家的行列,完成了全麵建成高等級小康社會的目標,在未來十年中我希望同誌們能對錢文讚主席的支持像對我與曆屆領導人一樣,早日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與偉大的共產主義!!”電視裏播出的是席景坪主席任上最後的電視講話了吧。

“嗶”,電視停了。

在北京望京一幢褐色的獨棟別墅裏,前中華人民共和國中紀委最年輕的書記,曾經是律師的蘇梓暢正愁眉苦臉地孤零零地坐在碩大電視前的沙發上。左手端著一杯咖啡,杯子裏麵還是滿的,但沒有了一絲熱度。蘇梓暢不抽煙,排解工作中巨大的壓力便是仔細聞著品味這濃咖啡或濃茶到處飄香的氣息。

從前天開始,大批的記者便在他家門口封堵,毫無疑問大家想詢問在新任主席錢文讚上台後他是否會重返政府任其原職,還是另有提名或者不再回到政府另起爐灶。因為當年他離職的太過突然,當年隻是給世人一個因病長時間休假的“請假”原因。

蘇梓暢站在自家二樓的落地窗前,透過薄薄的細紗望著霧茫茫的室外,這裏地勢極好,在一個小型人工瀑布上,瀑布兩邊種滿了粗壯的梧桐,在秋季黃燦燦的樹葉灑滿樹下的小徑並鋪滿了瀑布上的小溪。他轉過身去,輕輕彎下腰,不經意的舉起已經涼了的咖啡抿了一口,盡管涼過了心,味道已不能傳播甚遠,但深厚的濃濃的底蘊卻依然香醇給人以慰藉。

兩年前,年僅四十五歲的蘇梓暢任命為新一任的紀委書記;三個月前,有五百多名各級公務員聯名進京希望中央政府放款對基層地方公務員的生活要求與提高工資水準。當投訴團抵達北京後,得到蘇梓暢等一批少壯派官員的大力支持,盡管代表團與蘇梓暢等人共同全力以赴但人大常委會與中央政治局最後依然力排眾議否決了此項決議。此次事件的風聲被中央完全掩蓋,一丁點消息也未被外界捕捉到,那五百多人中超過五分之四的人事後主動辭職,剩下的幾十號人也在十餘天後基本被辭退。蘇梓暢也在黨中央發難前秘密宣布辭退,隨後回到出道之處“現代律師事務所”。而黨中央此時也不好再向其發難了,最後保留了他的黨員位置。

本想就這麼隱退,可是自己實在不甘,自己大學法學碩士畢業後拚命努力,贏得了世人的尊重,獲得了自己夢想中的權力,但卻因政府體質的特殊放棄了自己一生奮鬥的權力。但離開平安裏西大街的紀委大院後他買下了豪華大別墅,過著倒也舒適的生活,這是之前作為政府官員時想都不敢想的事,他應該是個對權力癡迷的狂熱者,否則為什麼他朝思暮想想回到心目中權力神聖的聖地中南海更想常駐在那。這三個月他獨自呆在北京的別墅裏,妻子程語柯前往尼泊爾的一座偏遠的鄉間寺廟靜修去了,兒子和青梅竹馬前往非洲已遊曆了近三個月。現在就連家人也不在身邊,一切的事都在與他作對。

他接著又喝了一口又一口味道已隨時間漸漸淡下來的那杯咖啡,人生如此,隨著時間總會有失去一切的一刻,空留軀體任人擺布。他掀起點點窗簾,望著種著幾株滄桑梧桐的寧靜庭院,卻聽著喧囂吵雜的前庭庭院,心中更加煩躁,眉頭依然平滑,但嘴角已有一絲苦笑的弧度,突然將那個瓷杯猛地摔在地上,碎了一地,裏麵已失去靈魂的咖啡“砰”的濺了他一身,連開門的聲音也沒聽到。

“暢(這麼多年她沒有叫過他一生老公),嗯,那個事件看來很嚴重,我正準備把車停過來,發現一大堆記者堆在門前,害得我隻有走後門進屋,但我又沒帶鑰匙,便隻有翻窗進屋,別提有多狼狽了”程語柯右手一邊將墨鏡取下左手又一邊插在腰際說道,嘴了時不時還喘上那麼一口。

??????

一片寂靜,蘇梓暢一個人頹廢的坐在窗邊,眼神空洞,身邊擺著幾聽不知從哪拿出來的東倒西歪的啤酒罐,身前撒了一地的瓷杯碎屑。另外已經開始稍顯淩亂的幾搓胡茬中的嘴上叼著他從來也沒抽過的煙。

程語柯這才發現坐在地上的蘇梓暢,臉色雖紅潤很有氣色,但發幹的嘴唇,幹燥的頭發以及略有開裂的皮膚無不讓人覺得這個四十七歲的意氣風發的男人瞬間渺小蒼老了許多。程語柯先是一驚,立馬將身子轉了過去背對著蘇梓暢,心中百感交集也十分無奈,半響後,她才稍稍將身子轉了過來,發現蘇梓暢正站在她身前對著她微微地笑著。這也著實是讓她嚇了一跳,她理性的向後對了一兩小步,或許是怕他做出些傻事亦或是短時間內受不了那陌生的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