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第二十七代,國力鼎盛,是東陵國建國以來最繁榮昌盛的時期,一切都是因為東陵國丞相際淵,丞相際淵二十歲中狀元,並在那一年娶了當朝公主永安公主,從此官途漫漫,扶搖直上。際淵才學過人,無論是軍事、政事都說的頭頭是道,深得皇帝喜愛。
際淵還是書生秀才時長的眉清目秀,身材修長,好似天生就該是一位書生。後來際淵一舉高中,因為其文采過人,便被許了兵部侍郎,後來娶了永安公主在二十五歲那年因為當軍事平定南夷有功,便加升為丞相,那年際相思四歲,長的與永安公主十分相像,櫻桃小嘴,朦朧大眼睛,且性格安靜,正是繼承了永安公主與際淵的性格。
五歲那年,際相思學琴,十歲那年,際相思是東陵國最好的琴師,十五歲那年,際相思的聰明伶俐早不複存在,當有人提到音樂一類,鮮少有人會想起際相思,如今的際相思在百姓眼中就是際丞相的大小姐,沒有別的任何特殊身份。
這一日,際相思像平常一樣吃著葡萄,躺在躺椅上慵懶的看著話本子,生活就是這麼美好,在際相思的世界裏這世上最實用的就是話本子,最好看的還是話本子。她幻想著話本子裏的大英雄會不會就像門口守衛那樣威武雄壯,而看到書生時她就立即聯想到她媽文弱嚴肅的爹,話說他爹也是書生,為什麼就沒有話本子裏的學生溫柔呢,看了不久的話本子,際相思從躺椅上爬起來,走向書房,拿起筆開始描繪話本子裏的大英雄,但畫的大英雄皆是沒有臉的,額,不是沒有臉,是沒有細致的輪廓。際相思無法想象那樣一張臉,因為際相思從沒有見過大英雄,她渴望,渴望離開這個牢籠一樣的家,她不想彈琴,不想學習琴棋書畫,她覺得她應該是一位女俠,或者應該是行走天地之間,以天為蓋以地為席。可她終究離不開這個束縛她的家,因為她舍不得,舍不得她溫柔賢惠的娘親,和寬厚嚴肅的父親,隻有十五歲的際相思比一般同齡的孩子更懂事,也更慵懶。
就像:“相思啊,陪娘去金華寺燒香吧”際夫人對際相思溫柔的說道:“娘,你去吧,順便幫我給佛祖問候一聲,我還有話本子沒看完呢”又好像:“相思,整日呆在丞相府裏無聊”丞相說的很慢,際相思隻差一句我願意了,際相思期待的看著丞相,“不如去學學女工刺繡吧”際相思:“……”丞相看著際相思一臉失落的樣子又說道:“或者陪你娘去金華寺燒香”際相思:“……”最後際相思實在無奈道:“爹,我去看書,在家一點也不悶,真的”,際相思心中淚流滿麵,隻差沒有崩潰了,若再不離開,她一定會被她爹打擊死的。
在仲夏期間,最好玩最值得做的便是踏青。際相思是求的她娘,他娘最後才同意際相思與畫琴小公主一起去半離湖走走,對於能去半離湖際相思已經很高興了,對於一年到頭離不了家的際相思來說那是多麼幸福啊,出是出了家門,但際夫人為了不讓際相思拋頭露麵,毅然給際相思戴上了麵紗,畫琴小公主看見際相思戴著麵紗著實好看,也帶上了同色的麵紗,兩人皆是一身白衣,站在一起倒像是一對雙胞胎。
二人各帶了一個小斯,為了行路方便,所有的東西便是小斯拿著,兩個小斯愁眉苦臉的跟在兩位大小姐後麵,因為她們都不經常出門,所以買的東西那可是多不勝數,什麼好玩的,好吃的通通完了個遍,最後他們玩累了便在半離湖的半離亭休息,半離湖清澈透底,碧波蕩漾,柳樹環繞其間,當真如詩如畫一般。這仲夏期間,踏青的不止際相思兩人,當際相思兩人看著翩翩走進一位手持搖扇,溫文爾雅的公子時,心裏各有所思,際相思想:那副畫終於可以有臉了,而畫琴則是害羞的低下了頭,而際相思則直勾勾的把搖扇公子的臉看著,哪公子走進,坐在石凳上,看了二人一眼,對際相思道:“好看麼”際相思忽然驚醒,實在不好意思說結結巴巴道:“不,不好看,啊,不是我是說不難看”哪搖扇公子意味深長的笑道,“姑娘真幽默”際相思訕訕道:“真幽默真幽默,嘿嘿”說完一扯畫琴衣袖便要走,因為她想快點畫好那副畫,免得一會兒又忘記了,畫琴羞澀的跟著際相思起身準備走:哪搖扇公子道:“怎麼,是在下打擾了二位的雅興嗎”際相思連忙搖頭,說道:“不是不是,我還有點兒事,家父說要早歸,早歸”說完便拉著畫琴溜走,畫琴一直都是羞澀的低著頭,雖然走的不是多情願,她甚至還不知道哪位公子的名字,但作為一位有教養的公主,是絕對不能問一個陌生男子的名字的,於是便跟著際相思一路小跑。兩位小斯更是叫苦不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