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在高盧(3 / 3)

“帶上我們軍中的族人,你立刻抄近路趕往我們族人所在的地方,並把我的話帶給沃孔蒂人;問他們的族長想不想進入元老院,同時把你剛才的話告訴他,狄希摩斯不再是羅馬的總督,而是凱撒的敵人。”

接下來的日子裏,緊張卻又輕鬆,緊張的是行軍,輕鬆的是戰事。

安東尼的先鋒和狄希摩斯的左翼接觸了幾次,士氣衰敗的狄希摩斯根本不是他們的對手,每一次都在人數優勢的情況下,被安東尼擊敗。

在軍團中高盧騎兵的幫助下,華瑞歐的行軍速度非常地快,也追上了新兵軍團,交過幾次手,他在戰報上是這麼說的:“與其說他們是士兵,不如說他們是不知所措並且疲憊不堪的綿羊。

“正如你所知道的,高盧的道路十分難走,崎嶇坎坷,幾乎沒有什麼通暢的道路;對我們更有利的是,我軍團中的高盧人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我們如魚得水,而敵人,處處受到阻撓,並得到了當地人強烈的敵視。他們沒有補給,沒有援兵,萊茵河看起來遙遠而似乎是永不可到的。

“所發生過的幾次短促的交戰,戰果的輝煌是我無法想象的。就在上次的作戰中,我的兩個百人隊,居然在毫無損傷的情況下,輕易俘獲了敵人整整五個大隊,半個軍團。這簡直讓人無法相信,也因此,我已把我的軍團按照大隊分開,四麵出擊,處處擾敵。我認為,我們是有必要把這些新兵軍團和那幾個老兵軍團隔離開來的,隻有這樣,才能讓這些第一次上戰場的小羊們更加垂頭喪氣,才能讓他們更能體會死亡的威脅,從而渴望生命。”

他在最後寫道:“小主人,我想,勝利距離我們,已經不遠了。”

從出發開始,阿奢就並不擔心勝利,但勝利得來的如此輕巧,這也的確是叫他大為驚訝。在接到信的當天,他再次加快了行軍的速度,並派出了神諭營星夜行軍,前去支援,並給華瑞歐回信,讚同他的想法。命令他暫時放棄殲敵這個目標,而要求他全力分隔包圍,務必把這六個新兵軍團留下,最重要的是,要拉開和安東尼部下的距離。

這是一個意外之喜,他想,我的那些多出的士兵,看來是找到了安置的地方。他回頭看了看士氣高昂的一萬名步兵,又下達了一個新的命令:從這裏開始,布置警戒線,盡力延遲前線戰況的傳遞,延遲屋大維得知戰事真相的時間。

相比意大利,高盧的森林更加的多,幾乎遍眼都是。河流和丘陵,摩肩接踵,種種野生的動物,自由自在地奔馳在廣闊的荒原之上。

因為有高盧人的幫助,他們的行軍速度還不算慢,二月中旬,距離華瑞歐已隻有三天的路程。新兵軍團已成功地被華瑞歐截留下來,而狄希摩斯,還在帶著那四個老兵軍團和一個騎兵衛隊,繼續往東北方向艱難且倉皇地逃竄。

“布置一個埋伏,展開對新兵軍團的決戰,是接受他們投降的時候了。”彙合了華瑞歐之後,阿奢簡短地命令道,“不要殺傷太多,但要適當,不需要活著的軍官;戰爭完畢之後,願意退役的就讓他們走,同時不動聲色地把我們多出的步兵安插補充進去。”

他沒有再繼續關注整個決戰的過程,全權都交給了華瑞歐;更大的精力,他放在了安東尼方向,和狄希摩斯方向。

安東尼在得知了指揮作戰的是阿奢之後,不斷地派出秘密信使,他感謝阿奢在穆提那戰役中的暗中幫忙,並感謝他曾阻止屋大維的繼續追擊;每封信的開頭,他都稱呼阿奢為塞爾神會的拯救者,他在含糊地表達著什麼,一再重申他的友誼。

他們在信中交流了對以後局勢的看法,作為回報,阿奢稱呼他為前執政官大人。

宛如排戲一般,幾乎是完全按照阿奢的想法,他們按部就班地取得了勝利;之後不久,那四個老兵軍團也投降了安東尼。屋大維得到了勝利的消息,他明顯加快了行軍,他的部隊進入了高盧;狄希摩斯卻逃脫了安東尼的包圍,他繼續向東北逃跑,跟隨他的,隻剩下了那一個騎兵衛隊。

“要不要我前去追擊?”華瑞歐請戰。

“不,把這功勞留給仇恨他的安東尼吧,他們離得更近,也不需要我們插手。”

但狄希摩斯卻失去了蹤影。最後的情報,是他解散了騎兵衛隊,隻帶著三百個隨從繼續往萊茵河方向前進,在大約距離萊茵河還有兩天路程的地方,因為他們人數太少,渡河困難,所以那三百個人也拋棄了他。

“當地人說,他們曾見過這麼一個人,有十個人跟隨在他的身邊,都穿著高盧人的衣服。但他們的方向並不是萊茵河,而是折往拉文那。”

“波依人呢?有什麼消息。”

“他們聯合了沃孔蒂人,和其他的幾個部落,正在搜索。”

三月初,屋大維到達了軍營,如阿奢所料,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接管了那投降的六個新兵軍團。半個月的時間雖然不是很久,但足以做很多的事了,阿奢沒有一句反對,爽快地把那些軍團都交給了他。

“還沒有抓住狄希摩斯?”

“是的,我已派出了足夠的士兵,在各個路口都布置了崗哨,他逃不掉的。”

“先把他丟在一邊,他已翻不起大浪。”檢閱過投降的軍團,屋大維回到帥帳之中,他讚揚著阿奢,目不轉睛地看著他,“這真是一個奇跡,都是你指揮得力,想要什麼獎賞?盡管說,我都會滿足。”

“如果可以,我隻想要塞克斯都的人頭。”

“當然,當然,但現在還不是時候。”從外表來看,屋大維對阿奢的回答還是相當的滿意,他轉開了目光,從信使的包裏挑出了幾封信件,“這是我和安東尼在這一段的幾封信,我們都同意雷必達的提議,在抓住狄希摩斯之後,會在穆提那旁的河中小島上舉行一次會談。——你也要參加,作為我這一方的夥伴,安東尼那邊,會有雷必達參加。”

阿奢接過了那幾封信,他翻閱了一下,點了點頭,雷必達的這個提議,他早就知道了,甚至得知的時間,比屋大維還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