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經驗和對金屬特質著色機理的認識,把孔雀石研成粉末,加上草木灰配入釉中,經
高溫還原焙燒,就能得到理想的鈞紅效果,這種新工藝一旦成功,便引起各地窯口的
密切關注,所以群起而仿製,以禹州神垕為中心,燒製鈞瓷的技術逐漸向周圍傳播。
在仿製過程中,各窯口不僅注重鈞瓷的原有造型,還根據各自的特點,增添一些新的
品種,如新安北冶窯、石寺窯,除生產碗、盤器皿、還有瓶、罐、爐、缽等,並在釉
色上也盡量做到與宋代鈞瓷相似,其中新安窯的窯變玫瑰釉者為最佳產品。河南各地
仿鈞產品,雖多數比宋鈞大為遜色,但也有少數窯口保持了宋鈞的傳統工藝,窯變美
妙,紅紫相映,青若蔚藍,紫若茄皮,晶瑩發亮,光顏甚佳的藝術效果。
方幽想這鈞窯器形周正,色彩鮮亮,也算得上是博物館裏的鎮館之寶之一了,若說這片陶瓷
館能有什麼東西影響容留,這個便頭一件值得懷疑。
想到這裏,方幽觀察的更仔細了,因為仔細,更覺得這件瓷器精妙,瓷器的色彩一層一層漸
漸變濃,看著像一道晚霞逸散著,方幽看著有些恍惚了起來,好像看見某一個黃昏,窯裏剛
剛燒出來了一個物件,是那閃耀的瓷器燒出了,隻覺得眼前一亮,絕美嫣然。
搖了搖腦袋,甩掉自己的幻想,在動用羅斯文勳爵夫人的力量查了一下,卻覺得沒什麼特別
的,隻是特別漂亮而已,難道自己搞錯目標了?
正想著下一步怎麼辦,身後傳來了腳步聲,原來是容留與人換了班,正是這個時候來上班,
看見方幽還有些好奇,想著她是來完成自己的委托的,心裏又有些高興,急著上來打招呼。
方幽看是容留,又問了她一些這件鈞窯的事情。
容留因為常年看顧和講解這些瓷器,倒是對這邊鈞窯極其了解。
這件鈞窯早先收藏在一個富貴人家家裏,那家田產頗豐,隻是後來家裏出了個敗家子,揮霍
無度,就是金山銀山也能坐吃山空,更何況又不是真的巨富。那敗家子實在弄不出錢花了,
地和房子也賣得差不多了,就把注意打到了家傳的寶貝,這隻鈞瓷的瓶子身上。家裏的老祖
宗雖然能舍得他敗家,卻怎麼也舍不得他把這件絕世的寶貝敗出去,便托了朋友把東西藏起
來。說起來,那個朋友更不是個東西,拿了東西居然不換,老祖宗幾番討要,那敗家子為了
換錢花銷,更是幾番打上門,揚言要放火打劫,那朋友也是不交,竟然撇下一家老小帶著東
西跑了。可憐這件絕世瓷器沒了影蹤,老祖宗氣得病了,敗家子也囂張不起來了。後來那朋
友被逮了起來,怎麼威逼利誘,卻是交不出來那精妙的瓷器,隻說是路上不留心被偷了,自
己也苦不堪言。老祖宗和敗家子都不信,可是已經定論,卻是真的再也找不到那東西的影子,
後來又是幾經周折,才重新現世。新的主人的祖上原本與那老祖宗和敗家子有些關係,起先
是不知道這故事的,後來把瓷器拿給親朋好友看的時候,有人知道這件東西,便將故事當玩
笑說了出來,瓷器的主人卻是極其感懷。後來家裏被偷了一次,還好瓷器在保險箱裏,想來
那小偷隻是個小偷小摸,沒什麼本事,弄不開保險箱,可能也不是衝著那瓷器來的,反正是
便沒有得手。那家主人虛驚一場,又是怕又是感傷前人故事,便索性將這瓷器捐了出來給博
物館,隻偶爾來看看。(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com)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