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經驗失效了(1 / 2)

乙祿經大驚,從地上一躍而起,跳上馬背就是朝營地奔去。

放牧的時候也需要設置營地,隻不過營地比越冬的時候要小很多,通常是幾戶人家聚在一起,這片草場就有四五十處營地。

乙祿經放牧的地方離他的營地並不遠,可等他趕到時還是晚了。營地已經被洗劫一空,帳篷被掀翻,留在營地的女人和孩子都被擄走,兩個老人倒在血泊中。

這時,又有兩個牧民跑過來報告,他們也遭遇了襲擊。大約兩三百騎衝進了他們的牧場,搶走了他們的牛羊,還殺死了他們的一個同伴。他們是見機快,這才逃脫。

消息接連傳來,遇襲的營地和牧場有十幾處,損失了大量牛羊和物資,被擄走的女人和孩子也有幾十個,乙祿經的兒子因為被獨孤蘭留在高奴城而得以幸免。

這種情況在放牧季節還很少發生,而對方又來去無蹤,隻能判斷他們都是鮮卑人。有人猜測他們來自宇文部,也有人說他們是拓跋部的人,還有人說他們可能是禿發部的殘餘。乙祿經召集部下,沿路追尋,終究一無所獲,隻得飛馬報與獨孤蘭。

在獨孤蘭最困難的時候,乙祿經和阿環始終站了她身邊,乙祿經更為了救她還斷去一臂。所以,阿環出事,獨孤蘭不會不管。

得到消息的獨孤蘭立刻派出使者前往各個部落,又調集十幾路斥候,分往東、北、西三個方向探訪那夥人的下落。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有一路斥候帶回來一個驚人的消息,這些人來自鮮卑慕容部。

慕容部世居遼東,是遼東一帶的主宰,更曾得到過朝廷的認可,他們的首領被封為大單於。這一部鮮卑從來沒有離開過遼東,所以大家都沒有想到會是他們。有一個小部落同樣遭遇了他們的襲擊,那個小部落的首領僥幸逃脫,為了報仇,他悄悄尾隨在這些人後麵,這才發現了慕容部出現在這裏的秘密。

原來,慕容涉歸率部反叛,被張華擊敗之後,威望大減,他的兩個兒子慕容吐穀渾和慕容廆為了爭奪慕容部的主導權,鬧得不可開交。慕容涉歸無奈,分給慕容吐穀渾一千七百戶,讓他自立門戶。

在曆史上,慕容吐穀渾也是個大名鼎鼎的人物,他率部一路向西遷徙,最終在西海也就是今天的青海這個地方安定下來,並創立了一個叫吐穀渾的國家。直到幾百年後,隋煬帝楊廣禦駕親征,才滅了吐穀渾。這隻是後話,暫且不提。

選擇在放牧的季節遷徙是要承擔相當大風險的,因為遷徙過程中,牛羊就不能安心吃草,不僅不能長膘,小羊羔、小牛犢的死亡率也會大幅增加,這又直接影響了來年羊群和牛群的規模,會給部落帶來極大的生存危機。要解決這樣的危機,遊牧部落最常用的手段就是掠奪,把生存留給自己,把危機留給別人。

那個小部落的首領不敢跟慕容部的人馬相抗,隻得自認倒黴,率領殘部往西躲避,恰好遇到了獨孤蘭派出的斥候。當然,這個首領隻知道慕容吐穀渾在率部遷徙,卻不知道他要遷徙往何方。

接到消息的部落首領紛紛來到高奴城,這件事對於新生的獨孤部來說,是個嚴竣的考驗。

塞卡都起身說道:“慕容勢大,不如暫避其鋒芒,把北邊的牧場先讓給他們,靜觀其變。”

因為摸不清楚慕容吐穀渾的遷徙目標,這也算是比較穩妥的應對之策,避免發生不必要的衝突。

竇進卻皺眉道:“若是一味躲避,恐怕寒了族人之心!”

南方的漢人堡寨已經全部並入了獨孤部,竇進便是漢人堡寨的推出的盟主,相當於部落首領的地位,因此得以與會。竇進雖然不是鮮卑人,但他知道獨孤部新立,最重要的就是做兩件事,一是對內立德,二是對外立威。族人遇襲,不能報仇,何以立德,又何以立威?長此以往,獨孤部必然分崩離析,重歸一盤散沙。

很快,大帳內主張暫避的和主張複仇的就分成兩派,爭論不休。

另一個部落首領莫洛始終沒有吱聲,此時忽然站起來說道:“大家不要爭了!既然大家都奉阿蘭公主為尊,那就請阿蘭公主示下,咱們大家惟命是從便了!”

於是,眾人的目光都看向獨孤蘭,這讓年輕的獨孤蘭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鮮卑各部以慕容部最為強大,誰也不願意輕易得罪他們。獨孤蘭雖然很想救出阿環,但也不能拿族人的性命去賭博。不過,竇進的話還是給她提了個醒,如果能夠擊敗慕容吐穀渾,獨孤部不僅能夠凝聚人心,還能夠真正打出名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