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合蒲屬國(2 / 2)

離開汨羅江之後,衛平一行人才繼續南行。一路上,或入住客棧,或借宿民家,衛平對這一帶的風土人情也略有了解。總之,這一帶的土地兼並非常嚴重,大量的土地都集中在極少數人手中。這些人有的是東吳舊臣,有的是大晉新貴,個個權勢滔天,奴仆成群。要想叫這些人讓出手中的土地,幾乎是件不太可能完成的任務。

不過,當衛平越過零陵郡進入廣州境內的始安郡時,心情忽然變得好起來。這一帶千峰環立,山青水秀,清幽寧靜,人遊其間,如在畫中。尤其看到那道或青或白或綠的河水,衛平總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忍不住問道:“船家,此河可有名稱?”

船家大聲說道:“客官,此處便是漓水。”

漓水,漓江,衛平恍然大悟,原來這裏就是桂林了。按照《禹貢地域圖》所記,始安郡以西才是桂林郡,衛平原本還想從始安郡過去,專門看一看一千年前的桂林風光,卻不料,此桂林非彼桂林,始安郡才是後世山水甲天下的桂林。

既然始安便是桂林,衛平索性在此多逗留了幾天,遊遍了這裏的山山水水。他在後世也曾經多次前往桂林旅遊,知道許多著名的景點和傳說,忍不住便賣弄了一回,將象鼻山、九馬畫山、九牛戲水、筆架山這些美景向賈水等人指點了一通。就連從小生活在當地的那個船家聽了也是嘖嘖稱奇。從此始安郡多了許多頗具詩情畫意的新地名,而給這些地方起名字的,便是來自京城一個叫衛平的少年。這件事後來甚至還被載入始安郡誌,廣為流傳。這些都是後話,暫且按下不提。

卻說衛平在始安遊玩了六七天,終究惦記著石崇的事,不得不再次啟程,順著漓水直抵又蒼梧郡,又由蒼梧經鬱江西上,在合蒲屬國寧蒲縣棄舟登岸。

屬國製度始於兩漢,實際上就是對那些依附於朝廷的少數民族進行有效管理的體製,類似於後世的民族自治縣。不過,屬國實行的製度是“因其故俗”,允許當地百姓保留原有的生產、生活習慣和社會組織。屬國的最高長官稱為都尉,屬國都尉雖然由朝廷任命,但擔任者實際上都是當地少數民族部落的首領。

合蒲屬國是越人聚居的地方,這個年代的越人可不是指越南人,而是中原人對長江以南漢人之外所有少數民族的統稱,又稱百越。聚居在合蒲屬國的越人俗稱合蒲蠻,他們是古代西甌、駱越族人的後裔,中原朝廷對他們的正式稱呼叫做俚僚。

衛平對屬國製度並不了解,更不清楚合蒲屬國的情況。隻是他登岸之後,立刻被眼前的景象吸引住了。岸上的女子多穿著藍黑相間的布衣,頭紮花布,身佩各種銀飾。男子則穿著對襟開胸,長僅及臍的緊身衫。最重要的是,這些男子大多剪了短發。

漢人講究“身體發膚受之父母”,頭發是不能輕易剃掉的,所以才有了曹操“割發代首”的故事。而來自後世的衛平顯然不喜歡這一頭長發,每天起床梳洗就是件大麻煩,更不要說到了炎炎夏日,這頭長發更給他帶來無盡的苦惱。但是習俗如此,他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自己把頭發剪短,隻能忍了又忍。卻不料,居然在這裏見到了精神的短發,頓時令衛平神情為之一爽。

碼頭上,一個俚僚少年正背著漁簍從衛平等人身邊經過,看到衛平目不轉睛地看著自己,不由嚇了一跳,滿臉警惕地問道:“做什麼?”

這些俚僚人也有自己的蠻語,不過隨著和漢人交往日深,許多人也會說流利的漢話。看到衛平等人的裝束,那個俚僚少年便知道他們是漢人,所以用了漢話。不過,俚僚人還聽說漢人有男風之好,所以他才會心生警惕。

衛平哪裏知道少年心中所想,拱手笑道:“這位小哥,我等欲往合蒲郡去,不識道路,還請指點一二。”

那少年見他舉止有禮,這才鬆了口氣,說道:“由此繞過縣城一直往南,過了欽江便是。”

衛平又道:“如此多謝了。不知此處可以酒家,如今已近正午,我等好吃了飯趕路。”

少年笑道:“酒家寧蒲城中才有。幾位想如果吃飯,就到我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