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俏婢女有些莫名其妙:“小郎君,何事驚慌?你剛才那句話又是什麼意思?”
衛平情急之下把自己在前世的口頭禪都冒了出來,慌忙掩飾道:“沒、沒什麼,出來時走得急,在灶上煨了罐雞湯,忘記熄火了。”
俏婢女掩嘴笑道:“我當是什麼大事,等柴禾燒完不就自己熄了,何必大驚小怪。”
看衛平衣著打扮,俏婢女就知道他是個貴家公子。這樣的人自然是遠離皰廚的,不明白這個道理也情有可原,所以俏婢女倒也沒有起疑,隻是衛平自己卻暗暗捏了一把汗。他剛才找的理由分明是當著從前在煤氣灶上做飯燒菜了,好在這個婢女並沒有繼續問下去,但他自己卻明白,自己現在已經亂了方寸。
為什麼聽到賈充這個名字,衛平就會緊張成這樣?因為他想起了一則小故事。
在前世的時候,除了曆史課上學的那些東西,衛平就沒怎麼讀過正史,但各種閑書卻沒少看,其中自然少不了古代四大風流韻事。哪四大風流韻事,那便是韓壽偷香、相如竊玉、張敞畫眉、沈約瘦腰,而韓壽偷香卻被排在首位。後人更是將偷香竊玉連在一起,比喻某件特定的事。
不用說了,剛才他在巷口碰上的那個美男子必定就是韓壽無疑。按照故事中的說法,韓壽的香其實並非偷來的,而是賈充的小女兒賈午贈送給他的定情信物。隻是不知道韓壽剛才匆匆忙忙逃跑幹什麼。但不管怎麼說,韓壽辛辛苦苦“偷”來的那隻香囊卻跑到了自己的手上。而看賈充的意思,顯然是把自己誤會成“偷香”的那個人了。
這次烏龍確實擺得有點大,而且這個情況還不能對賈充講。否則的話,隻怕咱們的太尉賈充賈大人為了賈家的聲譽,就要來一次殺人滅口了。
本來,鬧烏龍就鬧烏龍吧,大不了娶了賈充的小女兒賈午就是。按照故事的說法,賈充也確實悄悄地把女兒嫁給了韓壽,算是生米煮成熟飯的典範。雖然賈午的行為在這個年代看來有辱門風,但在之後,卻也沒聽說過她有什麼出軌的傳聞。相比於她的姐姐皇後賈南風來說,還算守得婦道。並且衛平如今父母雙亡,婚姻大事完全可以由他自己作主,倒也不會因為賈午的品德而有什麼障礙。隻是不巧,幾個月前,衛平剛剛跟裴家小姐確立了婚事。更關鍵的是,衛平對賈午沒有信心。
賈午的姐姐賈南風是有名的醜皇後,而且嫉妒成性,她的妹妹又能好到哪裏去?
衛平在這裏愁眉苦臉,卻哪裏注意到屏風後麵有幾條人影一閃而過。
…
躲在屏風後麵的人正是賈充的妻子郭槐。看到賈充轉回屏風,郭槐慌忙拉了丈夫來到後堂,沉吟道:“人物倒是標致,就是這年紀也太小了點,會不會是你弄錯了?”
“不可能!”賈充很堅決地搖了搖頭,道,“西域進貢來的異香,皇上隻賞給了老夫和陳騫二人。此香抹上之後,經月可聞,衛家小子身上帶的正是此香,絕不會有假。這香若不是午兒給他的,他又從何而來?並且,老夫一得到消息,就派賈安追了出去。這條巷子少有人來往,賈安隻看到他和兩個下人,不是他又是哪一個?”
郭槐依舊猶豫不決,說道:“別樣都好,隻是剛才他說才十四歲,比午兒小了整整四歲,這卻如何是好?傳出去豈不叫別人笑話?”
“年紀小點怕什麼!”賈充滿不在乎地揮了揮手,道,“你看他年紀雖小,卻身高七尺有餘,若是瞞了歲數,外人又如何得知?”
衛氏一族,大多身材修長,這衛平也不例外,雖然才十四歲,卻已經身長七尺,也就相當於一米七多一點。如果放在現代,十四歲一米七的個頭確實不矮,但也算不上突出。但在在當時那個年代,畢竟受生活條件的限製,人們的個子普遍不高。七尺已經算得上高個子了。
就拿賈充來說吧,他的身高還不足六尺。大概是遺傳的緣故,賈充的幾個女兒個子都不高。當年皇帝挑選太子妃,本來中意的是衛瓘的女兒,就是因為衛家的女兒個子高。後來賈充走了皇後楊豔的門路,這才說動了司馬炎,轉而把目標放在了賈家。起初,楊豔看中的人選是賈午,可惜賈午一來當時年幼,二來個子確實太矮,穿上新服就像披了件大袍子,實在不太像話,結果才讓她的姐姐賈南風頂替進了宮。賈充夫婦最疼愛這個小女兒,所以被郭槐引為憾事。
此時,聽賈充提到衛平的身高,郭槐不由來了精神,興奮道:“著啊!他才十四歲已經身高七尺,若是再長上幾年,豈不會有八尺上下?將來午兒要是有了孩子,個子自然也矮不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