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衛平早早便起了床,在腰間圍了一件白布,大聲吩咐道:“取某的菜刀來!”
這一天,衛平已經等了很久,他已經有太長時間沒有嚐過做廚師的滋味了。君子遠皰廚,並不隻是說說而已。衛瑾自己雖然立誌做一名商人,但卻希望兒子走士族的老路,自然不會輕易答應讓他進廚房。如果衛平硬要去的話,隻怕冬妮會受到責罰。衛平不想讓冬妮皮肉受苦,也隻好忍住了。不過,今天這件事卻必須他自己來完成,別人無法代勞。
在衛平麵前擺著兩塊砧板,一塊砧板上放著二斤豬肉,另一聲砧板上放著五斤青菜,衛平今天要做的就是青菜豬肉包。
在這個年代,人分三六九等,肉也分三六九等。最上等的是牛肉,就連皇帝也隻有在重大慶典和祭祀的時候才能吃。士大夫們平時叫的是羊肉,豬肉隻是普通人家的食材。當然,絕大多數的普通人家連豬肉都吃不起。雖然衛家不缺羊肉,但衛平還是選擇了豬肉。
這倒不是說衛平不喜歡吃牛羊肉,無論是口味還是營養,顯然是牛羊肉的價值更高一些。不過在這個年代,對於生活在中原、以農耕為主的漢人來說,獲得豬肉肯定要更容易一些。而在這個年代,漢人的飲食結構中正是缺少肉食。雖說這和大多數人因為生活貧困而吃不起肉有關。但是如果能推廣豬肉的各種吃法,願意吃豬肉的人就會多起來了,養豬的人也會隨之多起來,市麵上的豬肉才會多。豬肉多了,普通老百姓才有希望吃得到。
一雙文武刀握在手中,衛平整個人的精氣神都不同了。隻見一片刀光飛舞,令人眼花繚亂,不大功夫,砧板上的豬肉和青菜就變成了兩灘菜泥。接下來便是調味、拌餡、擀麵皮、包包子。
麵是三天前就開始準備了。沒酵母粉,衛平就先將和好的麵蓋上幹淨的布,放在太陽下,讓它自然發酵,得到老麵。這種老麵已經可以直接用來做饅頭和包子了,但衛平還是把老麵先曬幹,捏成粉,做成麵引子,麵引子取代的就酵母粉的作用。
一個時辰以後,曆史上第一鍋熱騰騰的包子終於出鍋了。因為使用了全麥粉的緣故,包子看上去有點發黃,但肉香摻雜著菜香,還是惹得人直流口水。
冬妮怯怯地問道:“公子,這、這個可以吃嗎?”
獨孤蘭也眨巴著眼睛,很是期待。這些麵粉可是她幾天來的勞動成果,雖說新式石磨的效率高了很多,但每天磨幾個時辰,還是累得她雙臂酸麻。隻不過為了救出典母親和弟弟,她才咬牙堅持了下來。當然,公子做出來的東西看上去就讓人食指大動,要是能咬上一口,也不枉她辛苦一場了。
衛平自己也很想馬上咬一口,但最終還是忍住了,擺了擺,道:“冬妮,拿個盤子來,我要先給父親、母親送去。”
…
看著麵前熱騰騰的包子,衛瑾怔了半天,沉聲問道:“平兒,這是你做的?”
衛平笑道:“父親,快趁熱吃吧,涼了就不好吃了。”
衛瑾並不動手,臉色卻嚴厲起來:“平兒,你要把心思多放在讀書上,這些雕蟲小技的東西,以後還是少碰的好!”
“老爺,這也是平兒的一點孝心,你就嚐一個吧。”劉氏平時就溺愛這個兒子,最近兒子安分了許多,再沒聽說他惹什麼禍,自然要出來唱個紅臉,早拿起包子咬了一口,不由讚道,“好吃!老爺,你快嚐一個,真好吃。妾身這輩子還是頭一回吃到這麼好吃的東西。”
衛瑾原本還想敲打敲打衛平,讓多用點心思讀書,被劉氏這樣一說,顯然進行不下去了,隻得無奈地搖搖頭,也拿起一隻包子。誰知,一口下去,衛瑾的眼睛都瞪了起來,半晌方才問道:“平兒,這東西真是你做的?不是那個黃頭鮮卑帶來的什麼新玩藝兒?”
說實話,衛平隻是個小廚師,做包子的水平也隻能算作一般般而已,什麼狗不理包子、灌湯包子、小籠包子等等高大上的品種,他根本做不來,就是普通的包子,也不比其他人強到哪裏。但在這樣一個年代,他就是唯一會做包子的人。所以,雖然沒有嚐過,但對自己的“產品”,衛平還是非常有信心。
看到衛瑾夫婦都十分滿意的樣子,衛平笑了:“回父親,果真是孩兒自己做的。孩兒沒來得及嚐一下,就趕緊送過來了。不知道父親覺得孩兒的手藝還說得過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