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來自異邦的少年(1 / 2)

第一章來自異邦的少年

窗外,是燦燦陽光下的泰晤士河,粼粼水波上滿是徐行的遊船,船上之人是來自世界各地慕名前來的遊客,太遠了看不太清楚,但是可以想象得到,應該有著無數台的照相機在哢擦哢擦的閃,遊人的臉上掛著滿足,或得意的表情吧!

對於倫敦,選擇夏初來遊覽,算得上是個明智的決定,不像前段時間陰雨連綿。窗內的少年托著腮,心中暗道,修整得一絲不苟的俊臉上看不出任何表情,究竟是在為不遠萬裏來的遊客不虛此行而高興呢,還是在為前幾日壓抑的天氣而歎氣。

流動的曆史書,看著河兩岸的新舊不一的建築物,少年突然又想到了這麼一個詞,泰晤士河見證了大英帝國的興衰,哺育了燦爛的英格蘭文化······這是曆史老師上課描述過的一段話。

想著想著少年不禁莞爾一笑,原來腦中不覺浮現了安東尼先生那個滑稽的禿頭,上課講到興奮處時,喘氣病又上來了,不得不使勁拍著桌子的模樣。

三天之後,就是伊頓的畢業禮了。

少年沉下了頭,心頭湧上一縷悲傷。

七年時間一閃而過,好似昨天自己還隻有十三歲,那一天,像往常去商店般隨意,媽媽將自己送到麵試官的麵前。沒有別的話,就隻有兩個字,加油。

伊頓公學,全英國,不,是全球,最好的中學,成千上萬學子擠破腦袋也要進入的學校。說實話,自己也不知道究竟是哪一點成為了幸運的253人之一。莫名其妙吧!

伊頓公學是貴族學校的代名詞,比起身邊的同學,皇室的公主王子,全球知名企業家的子女,歐洲曆史悠久的貴胄之後,政要黨首的公子小姐···少年的身世平平無奇,母親切爾西·格林,僅僅是個沒名氣的油畫家,在學校所在的溫莎小鎮街上有個畫廊,叫做帕梅朵,似乎是很早以前巴黎一個豔俗女演員的名字。

樓下,永遠,永遠的堆滿了賣不出的畫作,樓上,母子兩人的住處,狹小的空間中擺滿了不知是幾世紀前的家具,繁複,誇張,就像切爾西賣不出的畫一樣。

在這裏,少年度過了他的十八年。

父親,是個中國人,名叫左士天。少年知道自己出生時就伴有個中文名字,發音和母親切爾西給自己取的英文名字,艾文·格林(ArvinGreen),有點相近,叫做左芠。但是除了一年來不了兩回的父親外,從沒有人這麼叫過他。

對於父親,少年曾問過,而母親切爾西給出的描述總是模模糊糊,矛盾,保守,開放?傳統又浪漫的人,是每次談話使用最多的結語。

少年的性格就如同倫敦的天氣,是那看似無盡般的陰雨過後,天空剛綻出的幾道暖陽,不過分的強烈,但絕不微弱,總是那麼的暖人心田,善解人意。

在伊頓,這或許有一種更好的說法,紳士風度。

無需用任何外在的東西去修飾,少年天生就是個伊頓人,就像拿破侖天生就是個元帥。在這破舊古老,散著曆史滄桑的校舍中,少年自由自在。

在外人的眼中,伊頓看重的是學生的家世,甚至有傳聞,當某某貴族名門有男嬰出生之前,就要先到伊頓預定個名額。但是,這都是無稽之談,所有伊頓人都知道,伊頓真正需要的是與她風格相符,不,更恰當說是脾性相投的學子,在長大後將她的理念發揚光大的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