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從了解自己開始
黃悌明著
圖書在版編目(CIP)數據
成功從了解自己開始?/?黃悌明著。—北京:國際
文化出版公司,2015。?1
ISBN978-7-5125-0758-6
Ⅰ。①成…?Ⅱ。①黃…?Ⅲ。①成功心理-通俗讀物
Ⅳ。①B848。4-49
中國版本圖書館CIP數據核字(2015)第030986號
成功從了解自己開始
作者黃悌明
責任編輯潘建農
出版發行國際文化出版公司
經銷全國新華書店
印刷北京墨閣印刷有限公司
開本710毫米×1000毫米16開
13印張161千字
版次2015年3月第1版
2015年3月第1次印刷
書號ISBN978-7-5125-0758-6
定價36。00元
國際文化出版公司
北京朝陽區東土城路乙9號?郵編:100013
總編室:(010)64271551?傳真:(010)64271578
銷售熱線:(010)64271187
傳真:(010)64271187-800
E-mail:icpc@95777。sina。net
http://www。sinoread。com
前言
現在市麵上有很多關於成功學的書籍,那些書籍很多都是講營銷,講創業,講如何賺錢,如何取得事業上的成功等等,但他們隻能告訴你應該怎麼做,卻無法告訴你為什麼要這樣做。人隻有在自發的意願的驅動下去行動,才能發揮出最大的潛能和效率,所以即使你看了很多關於成功學的書,如果你不相信它或者無法理解真正的意義,你就不會去執行。所以,了解一個事件或行為背後的意義對我們來說至關重要。本書的重點不是教你如何取得成功,更是讓你了解為什麼要成功,為什麼要創業,為什麼要賺錢,為什麼要工作,為什麼要努力。讓你了解那些偉人名人的名言警句的真正意義。讓你了解自己和他人所有的行為背後的驅動力及意義。
你也許已經在某些方麵成功,但我說的,肯定有你不知道的。
如果你現在一無所有,那麼這本書可以改變你的心態和思想,從而改善你的生活。
如果你是一名思考者,那麼相信它能帶給你不少的靈感和共鳴。
如果你有很困惑的疑問,或者某個無法突破的瓶頸,那麼,希望能夠給你帶來不同的思路。
如果你很迷茫,看不到未來的方向,那麼這本書可以幫你找到未來。
如果你是學生,你很年輕,那麼你很幸運,這本書可以讓你明白學習的目的,學習的方法。
如果你不再年輕,這本書會讓你意識到,你依舊有改善生活和未來的力量。
本書涉及了生物學,進化論,哲學,心理學,人類社會學,成功學等等,主要的作用我概括了一下。
1、讓你對成功有新的認識和更深刻的理解。
2、讓你從本質上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身體運作的規律,了解自己的意識。使你對以前很多百思不解,困擾已久的問題和現象豁然開朗。
3、讓你從本質上了解欲望,情緒的原理,從而更好地控製欲望和情緒。
4、讓你深刻的了解人性,了解他人,了解這個社會運轉的規律,從而更好地處理人際關係,更好地在社會上生存。
5、讓你知道如何去學習和改變自己,增強自己的能力和技能。
6、讓你知道如何更好地去行動,並走向成功。
7、讓你明白自己存在的意義,活著的意義,生活的意義。
目錄
第一章為什麼成功首先需要了解自己/1
第一節重新定義成功/1
第二節自我解剖,我的組成/7
第二章意識/11
第一節意識,身體的控製器/11
第二節潛意識/12
第三節本能/14
第四節潛意識的特性/16
第五節潛意識是可以改變的/19
第三章欲望/23
第一節自我保護欲/25
第二節食欲/26
第三節感官欲/26
第四節****/30
第五節求知欲/31
第六節征服欲/32
第七節控製欲/36
第八節擴展欲望/43
第九節欲望的選擇/47
第四章情緒/53
第一節情緒的定義/53
第二節情緒的作用/55
第三節學會控製情緒/58
第五章策略/61
第一節?策略的分類/61
第二節?欲望的起源與演變/63
第三節學習/65
第四節知識/66
第五節學習的方法/71
第六節思考/77
第七節訓練/82
第六章行動/87
第一節欲望強度/88
第二節如何強化欲望?/93
第三節欲望水平/98
第四節情緒水平/102
第五節如何提升情緒水平?/105
第六節自製力/112
第七節如何提升自製力?/118
第七章社交/121
第一節社交欲望/121
第二節社交策略/122
第三節人性與道德/134
第四節人性的善與惡/147
第五節製度與法製/148
第八章情感/151
第一節情感的本質/151
第二節愛/155
第三節情感的特性/162
第四節如何建立情感/164
第九章綜合/183
第一節起點與瓶頸/183
第二節不要奢望公平/185
第三節成功的人生?/187
第四節生命的意義/192
結語/200
第一章為什麼成功首先需要了解自己
第一節重新定義成功
說起成功,我們首先會想到那些富豪、政要、明星、企業家、各種冠軍等。毫無疑問,他們是成功者,但這些人的比例可能隻占到所有人的1%,難道其他99%都是失敗者嗎?當然不是。如果這就是成功的定義,我們仔細想一想就能發現,即使所有人都很努力,最終也隻有1%的成功者。比如100個人參加短跑比賽,無論這些人是偷懶還是努力訓練,最終都隻有一個冠軍,隻是彼此的差距不同而已。如果每個人都把取得冠軍定義為成功,把沒有取得冠軍定義為失敗,那麼無論這些人如何的努力,最終都會有99%的人會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