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山村少年郎!(1 / 2)

大青山,山如其名,不論是春夏還是秋冬,唯有那青綠永恒不變,仿佛萬古歲月都不能令其改變顏色。時值深秋之際,抬眼望去大青山外一片金黃之色,而大青山在這秋意的渲染下則顯的異常耀眼。

山中,一種名叫青花果的果實正處於成熟期中。這種果實,花為青色,果實也為青色,大小如拳,可入藥也可生食。一年中唯有在深秋中方可采摘,這種果實也是大青山附近幾個村落的經濟來源之一。

大青村,依山而建的幾個村落之一,村子不大,隻有幾十戶人家,此時村頭一位中年婦人正對一個喲莫十二三歲的少年囑咐些什麼。這位婦人或是由於常年勞作的緣由,雙鬢中夾雜著幾許白發,眼角處也有幾道魚尾紋刻畫在臉上。不過從其樣貌來看,這位婦人年輕時應頗為貌美。

“娘,我知道了,我會注意安全的,這次去采果子我會多采些回來。您回去吧,天氣有些涼了,您身體不好,爹也在家等著您呢”

“凡兒,那你可要多注意些啊”

“知道了娘,我會多加注意的,您趕緊回去吧。娘,我走了啊”少年揮了揮手,背起身旁的大背簍向著大青山走去。

這少年名為陳一凡,是大青村有名的孝子。今年十三歲整,模樣生的頗為清秀,不過皮膚有些黑。一身粗布麻衣打扮。其父有一身好箭法,這身本領在附近幾個村落中也多受讚賞。曾有人打趣說,陳父年輕時就是靠著這身箭法才能娶得陳母。

陳父半月前去山中打獵,從石頭上不小心滾落下來,把右腿摔成了骨折。要知道在山村裏可是全靠大男人養家,陳父摔斷了腿家裏便失去了經濟來源。這半月來家中主要靠其父積攢下來的一些肉類和一些穀物勉強度日。

但近幾日,陳父的身體漸漸有了好轉。故此陳一凡想趁著這幾日青花果成熟之際好多采摘一些,多賣些錢好給父親買幾幅好藥,調理一下身子,並且如今的時節已到了深秋之際,陳一凡也想碰碰運氣打些獵物以作為儲備過冬的食物。

“不知道那味藥今天能否碰見,我得抓緊一些了”想到這陳一凡不由的加快了步伐向著大青山走去。

或是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的緣故,從陳一凡那雙明亮的眼睛中可以看出一絲與其年齡所不相符的成熟與穩重。

山裏人靠山吃山,平日裏所需的東西都能夠在山中找到。陳一凡心中所想的那味藥名為丹參,具有活血化瘀,祛淤止痛的作用,是平時村裏人固本培元,療傷活血的藥材之一。丹參多成熟於夏末秋初,一般深秋初冬時難以見到,但卻以此時的藥效最佳,往往能賣出好價錢。

在登山的過程中陳一凡不時的扶了扶其身後的大背簍。背簍中放有一張弓和幾支箭,弓箭在山村中是村民們賴以生存的重要武器,平日裏既能以此來獵取山中的野味,也能起到一定的防衛作用。

而陳一凡背簍裏的弓則是陳父為其特製的,弓身取自於大山裏一種名叫柘木的樹材,村人又稱為黃桑木,弦則取自野牛筋。

一般人家做的這裏也就能用了,畢竟弓箭作為山裏人平日的生存工具,其磨損的程度非常高,幾乎三個月左右就要重新製作一把弓,犯不上耗費大力氣在一把弓上。

但陳父卻不這麼認為,他時常告誡陳一凡做弓和做人是一樣的,容不得半點馬虎。

於是乎陳父在給陳一凡的弓身兩端又加上一小截牛角。這樣一來就需要極大的力氣才能將弓拉滿,而能達到這個條件的村裏人是少之又少,因此一般人對於陳父的做法都感到非常不理解,但是陳父對此卻沒做出任何的解釋,隻是要求平日裏陳一凡沒事就練習拉弓。

箭杆是決定村民能收獲多少的重要武器,有時甚至是自己的保命手段。因此村民對於箭杆的材料十分重視。經過在大山裏不斷的取材試材之後,村民發現一種叫鐵梨木的樹木十分適合用來做箭杆,其硬度堪比黑鐵,加上分量輕又極耐蟲蛀和磨損,所以在經過一段時間的使用後,鐵梨木成為了村民製作箭杆的不二之選。至於箭羽部分則是用山中一些常見的飛禽翎羽。

這樣的一把弓箭,可以在百米外射穿一頭野牛大小的斑斕猛虎。雖說陳一凡這把弓要比平日裏常見的小上許多,但也不是同齡孩子可以輕鬆拉滿的。陳一凡之所以能夠使用,則是從小就被父親訓練的緣故。

依靠強有力的弓,外加上一身不俗的力氣,陳一凡的箭法在同齡孩子中穩穩排進前三。村裏人都說陳一凡長大後定能超越其父,成為村中的頭號鷹眼。

鷹眼是村裏人對箭法最優秀的人一種尊稱,陳父就是大青村這代的二號鷹眼。而陳一凡的願望就是長大後可以從父親手中接過這一榮譽,並且超越他。

深秋時節的大青山,比夏季少了幾許蒼綠多了幾分淡雅。滿山的綠葉此時呈現出一種青翠之感,猶如翡翠一般。

青花果就生長在這片大山之中。作為隨處可見的果實,沒費多大功夫,陳一凡就采摘了滿滿一大背簍,而且手中還拿著一個啃食起來,青花果看起來平淡無奇,但因皮薄汁滿,味道甜美,所以很受孩子們的追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