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九 潼關陷落(上)(2 / 2)

讓報信人下去休息之後,司馬元吉馬上叫家仆備車,匆匆向皇宮趕去。

當日司馬家發動兵變,以武力肅清了的王、寇兩家的勢力之後,很快就將大皇子李治推上了皇帝的寶座,尊其母蘭妃為太後,改年號為永元。誰知李治的龍椅還沒坐熱,便傳來了趙燕兩國聯軍犯境,虎牢關陷落的消息……然而那時候因為李治剛剛登基,長安城中尚不安定,故而司馬元吉不敢立即派遣大將前去禦敵,隻是通報洛陽太守,讓他守好城池,盡量拖延時間……可是趙燕的聯軍將洛陽城團團圍了十天之後,洛陽太守眼見久久不來援軍,無奈之下隻得投降獻城——於是,洛陽便也落入了敵人手中……

洛陽淪陷的消息傳入長安,司馬元吉驚怒之下,這才火速命令司馬元霸率領十萬精兵進駐函穀關,以抵禦趙燕聯軍的侵略……誰知道,僅僅十天之後,函穀關便也告破了。

函穀關陷落後,便隻剩下潼關了……若是潼關再被攻破……那秦都長安便將完全暴露在敵人的鐵蹄之下,再無任何阻礙了……這麼想著,坐在馬車裏趕往皇宮的司馬元吉頓時更加憂心忡忡,心中思緒萬千,不斷地思索著各種可能,希望能夠找到應付眼前危難的辦法。

“霍子豐啊霍子豐,你究竟什麼時候才會出現啊……”歎了口氣,司馬元吉不由自主地想到了霍子豐身上,忍不住喃喃自語起來,“照時間來算,你差不多應該繞到敵人背後了啊……怎麼還是沒有一點消息呢?唉……希望你可別誤了大事才好啊……”

入宮見過已經身為秦帝的李治後,司馬元吉先說明了函穀關已經陷落的情況,然後提議李治立即召集所有大臣在太極殿商議對策——李治聽說趙燕聯軍已經到了潼關,兵鋒直指長安城,頓時嚇得魂飛魄散、六神無主,對司馬元吉的提議言聽計從之餘,甚至還提出了遷都的想法,被司馬元吉正色怒斥之後才打消了這個念頭……

因為函穀關陷落而舉行朝議迅速召開了,在太極殿上,有人提議可以跟趙燕議和,至多割地賠款而已——李治乍聞之下,甚為意動,然而司馬元吉堅決不同意,並且對提議“求和”之人大加駁斥,李治無奈之下,隻得將此提議駁回。

最後,司馬元吉提出向上庸、宛以及安定三城發出勤王令,並派遣征南將軍司馬度率兵七萬增援潼關,李治準奏。

很快,司馬度率領著七萬軍隊從長安城開赴到了潼關,和司馬元霸合兵一處,共抗敵軍!照理來說,得到了七萬援軍,潼關應該因此而變得更加地牢不可破才對——然而讓人出乎意料的是,這卻反而加速了潼關的陷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