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遼國叛亂(二)(1 / 2)

行軍大將軍當即轉身出營發令,但聽得一句“撥營”的號令變成十句,十變成百句,百句變成千句,聲音越來越大,卻是嚴整有序,毫無驚以慌雜亂。李傑不禁再次感歎遼軍的精銳程度。但聽馬蹄聲響,前鋒斥堠兵首馳了出去,跟著左右先鋒隊啟行,前軍、左軍、右軍,一隊隊的向南開撥回京。

李傑不管大帳中還在吃驚的遼國眾人,隻是牽著木婉清走出了皮室大帳。二人走出帳來,但見黑夜之中,每一麵軍旗上都點著一盞燈籠,紅、黃、藍、白各色閃爍照耀,下餘萬大軍南行,惟聞馬嘶蹄聲,竟聽不到一句人語。突然身後傳來耶律洪基的聲音:“咱們瞧瞧去。”李傑轉身一看,是耶律洪基攜著蕭峰的手走出了帳篷,微微一笑,向蕭峰道了聲好。蕭峰點點頭,還欲說話,就被身旁的耶律洪基搶了先:“還請李少俠告訴我那楚王叛亂的事。”李傑點了點頭,道:“咱們路上說。”耶律洪基道:“好。”

幾人一離大帳,眾護衛立即發營,片刻間收拾得幹幹淨淨。行李,輜重裝上了駝馬大車。中軍元帥發出號令,中軍便即啟行。北院大王,於越、太師、太傅等隨侍在耶律洪基前後,眾人臉色鄭重,卻是一聲不作。京中亂訊雖已傳出,到底亂首是誰,亂況如何,一時卻也不易明白。眾人此刻隻得指望那個從南邊趕來的漢人了。

待李傑說完事件的始末,眾人皆是沉默不語,既有對事件本身的震撼,也有對李傑身份的懷疑,對此,李傑隻當視而不見。大隊人馬向南行了三日,晚上紮營之後,第一名報子馳馬奔到,向耶律洪基稟報:“南院大王作亂,占據皇宮,自皇太後、皇後以下,王子、公主以及百官家屬,均已被捕。”

耶律洪基大吃一驚,不由得臉色大變,心道:“果然,這李傑說得一絲不差。”聽此消息,眾人俱是議論紛紛。這時,北院大王奏道:“陛下且寬聖慮,想皇太叔見事明白,必不容他逆子造反犯上,說不定此刻已引兵平亂。”耶律洪基道:“但願如此。”

眾人食過晚飯,第二批報子趕到稟報:“南院大王立皇太叔為帝,已詔告天下。”以下的話他不敢明言,將新皇帝的詔書雙手奉上。洪基接過一看,見詔書上直斥耶律洪基為篡位偽帝,說先皇太弟正位為君,並督率天下軍馬,伸討逆雲雲。耶律洪基大怒之下,將詔書擲入火中,燒成灰燼,心下甚是憂忽,這晚翻來覆去,怎麼也睡不著。

李傑拉著木婉清,看向天上的繁星,道:“婉清,這一戰過後,咱們便要離開了,你還有什麼不放心的嗎?”木婉清將頭靠向李傑的胸膛,柔聲道:“李郎,反正咱們走後這裏的時間就凍結了,我現在除了我娘和我爹爹以外也沒什麼放不下的,大不了以後再來看他們,李郎的事最重要嘛。”聽到木婉清善解人意的話,李傑不禁緊了緊懷中的身軀,卻什麼都說不出來。

夜色繁星的照耀下,兩人的身影漸漸融入了周邊景色之中,構成了一幅完美的畫麵。不知時間過了多久,一聲咳嗽打斷了兩人的親密時刻。李傑扭頭一看,見是蕭峰和其身後穿著紫色衣服的阿紫,連忙和蕭峰道了聲好。蕭峰道:“不知二弟可有三弟的消息?”李傑道:“這個我委實不知,那天大哥你離開後三弟便和那個王姑娘離開了。”蕭峰點了點頭,也不在這個問題上深究,道:“二弟,不日就將有一場惡戰,你身為一個漢人,不覺幫遼主打仗奇怪嗎?”李傑思考了片刻,道:“大哥,我以為,人應當以本性的善惡來劃分好壞,而不是以他的民族。契丹人也有好人,如大哥這般,漢人也有壞人,且為數不少。”見蕭峰認同的點了點頭,又道:“說實話,認識大哥是我的幸運,大哥的人品和處事是我最最敬佩的,比那三國的關公更讓我敬重。”蕭峰貌似害羞的拜拜手,道:“兄弟言重了。”李傑道:“不,正是有大哥,我才來這幫遼國皇帝,我期盼著和大哥一起征戰沙場的時刻。”聽得此話,蕭峰胸中豪氣頓起,道:“好,咱們戰他個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