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楔子(1 / 1)

七月驕陽似火,長安的空氣中浮動著隱隱的熱流,似乎吸一口氣也烘得肺裏微微發燙。然而這酷熱的天氣卻並沒有使整個城寧靜下來,小販不辭辛苦的吆喝著吸引顧客,酒肆茶樓熱鬧喧囂,行人往來如梭,巡衛靜靜的出沒在各個街口,城門口的人流有條不紊的進出。這是一個太平盛世。

朱雀街上最繁華的地段有一家叫做“清涼居”的茶樓,樓麵極其寬敞,一樓大廳裏放著五十套桌椅,卻還是擋不住顧客的熱情,座無虛席。眾人手中端著茶杯,眼睛卻望著大廳正中的說書先生。

宋先生已年過七十,頭發胡子均已雪白,腰身也微微佝僂,但雙眼卻依舊明亮有神。他的聲音已不如壯年時洪亮有力,但些微的沙啞帶著幾分滄桑的味道,更令人信服。聽過他說書的人紛紛傳言,他的故事和別人不同,特別的曲折離奇引人入神,又偏偏讓人身臨其境。有人說他一定認識書裏的人,這話傳到他耳朵裏,他卻隻是微笑不答。

當今天啟帝十六歲認祖,十八歲登基,二十歲伐趙,二十二歲統一中原,二十五歲四夷來歸。他興農商,重工藝,選人才,開言路,通四海,舉國安定,百姓富足,大元威名遠揚。他如謎的身世和本領被人們津津樂道。

宋先生清清嗓子:“有人說今上乃上天賜福真龍降世;有人說他是宮女所養秘藏宮中;有人說他是王府姬妾所生自小流落民間……其實他的母親至今尚在人間,天子的一身超凡本領皆出自她的教誨。”聽眾一片嘩然。

宋先生似乎已陷入自己的思緒,對議論之聲充耳不聞,悠然說道:“說到這位奇女子,她的身世比天啟帝還要神秘,從來沒有人知道她來自何方……”

相對於朱雀街的喧鬧非凡,往西不遠的一條小巷顯得異常的寧靜。這裏座落著一處氣派的大宅,宅內雕梁畫棟,豪華中透著雅致,庭台樓榭小橋流水無處不見匠心巧思,初次走進宅子的人都難免眼前一亮,心生向往。最叫人瞠目的卻是那巨大的人工湖以及湖岸那隻有南方才能見到的垂柳,也不知是如何將它們移植到這北地的京城?

微風拂過楊柳,垂入水麵的枝條劃起波光粼粼,京城的喧囂漸漸遠去,雖然知了依舊沒完沒了的聒噪,浮躁的心依然不由自主的寧定下來。宅子的正門上方,黑色牌匾上鎦金大字閃閃發光,連不識字的人都知道,那是禦筆親提的“丞相府”三個字,細心的人還會發現這三個大字的右上方還有兩個小字——“敕造”。

湖景的美麗攝去的人們的目光,很少有人注意到,在柳枝的掩映中,有一個小小的院悄然的座落在湖的一角。小院的式樣是最普通的江南民居,隻有兩間屋子,一是臥室,一是廚房,房子的年月已甚為老舊。

院裏小小的草地上,置著一個茶幾和一把搖椅。李瑜仰麵躺在搖椅上,微闔著眼,身體隨著搖椅輕輕的晃著,在夏日午後的寧靜中仿佛已經睡著。

輕輕的腳步聲慢慢的靠近,一個柔和的聲音輕輕的問道:“老爺,您要喝點什麼嗎?”廚房已經備好了龍井、酸梅湯和“咖啡”。

——這種奇怪的飲料半年之前突然傳入京城,據說是從遙遠的西方大陸而來,香醇的口感和提神的功效使之迅速風靡京城,可是再沒有誰像老爺這麼癡迷。下人每天都要為他準備這種飲料,但奇怪的是,很多時候他不過是捧著它出神。

尤其令她百思不得其解的是,老爺第一次看到“咖啡”的時候神色竟是那麼激動,泰山崩於前亦不變色的丞相竟失手摔掉了杯蓋?而當她俯身撿起杯蓋的時候,更隱隱聽到老爺恍惚的呢喃著:“她回來了!”

丫鬟的聲音傳入耳中,李瑜卻一動也沒有動,這句輕柔的詢問和記憶中的聲音再度重合。

“先生,您要喝點什麼嗎?”紐約飛往北京的航班上,美麗的空姐有禮的詢問,這原本是無關緊要的一句話,可是數十年過去,它卻依舊那麼清晰。

李瑜輕輕的闔著眼簾,思緒飄飄蕩蕩的仿佛又回到了三十三年前的機艙裏,眼前是秦清美麗的笑臉,清靈而淘氣,她伸出手來接過熱茶,眨眨眼,笑著說:“李瑜,你是世界上最好的老公!”

李瑜花白的須發輕輕的抖動著,似乎再次見到了秦清帶淚的笑顏,她清柔的聲音仿佛就在耳畔:“飛機快要墜毀了吧……瑜哥哥,你還記得那句歌詞嗎?‘隻想一夜之間白頭,永不分離’——我們這樣就算是了,對嗎?”

李瑜的身體輕輕一顫,扶在搖椅上的手動了一下,似乎是要替秦清抹去麵頰上的淚痕,卻又終於緩緩的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