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後記及經驗(1 / 1)

長途騎行不是容易的事,倒不是說騎行的過程很困難。對於大多騎士而言,主要的困難在於爭取足夠的時間和金錢來進行這項活動。大多騎士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是有了積蓄後辭職,我也是這麼做的。

上路前我沒能做太多準備,某一天,我突然想出遠門,於是辭職,幾天以後,我就跨上自行車離開了北京。

自京榆騎行回來後,很多朋友問我有什麼收獲,我一時也說不上來。其實我長途騎行的目的主要為散心,其次是旅遊。散心是滿足了,可旅遊卻是遠遠不夠的,大概是因為我熱愛旅行的原因吧。但似乎總得對大家有個交待,那我就在此總結其他的收獲吧,隻是試著總結,因為我目前還感到很多無法用文字或語言表述出來的東西。

成功挑戰了2000多公裏的路程,大概眾人都是這麼認為的。很多騎行的朋友都因為如上所說的困難而沒有機會長途騎行,所以也不確定自己在這方麵的能力究竟如何。甚至聽說2000公裏後就感到驚訝,於是認為自己做不到。我出發前可沒有想太多(除了人身受到攻擊方麵的考慮),隻要人活著,車還在,我就能跑過來。因此,我在途中最擔心的是遇到攻擊型野獸,二是攔路劫匪。事實上,華北一帶沿著國道騎行太安全了,即沒有野獸,也沒有劫匪。路邊大多被開發,到處是人;沿路也有很多車輛穿行,所以劫匪也少(不能說沒有,但至少我沒遇上),需要注意的倒是路上那些車輛,防止交通事故發生在自己身上才是最需要擔心的。

另外,規劃好每天的行程很重要。當然,這得根據自己的體力和天氣情況來決定。體力方麵,一是了解自己一天能騎行的最高裏程,二是平均每小時的速度。這兩個數據對規劃每天的路程很重要。要補充的是,知道平均速度並不能決定一天騎行的最高裏程,這跟個人耐力有關,而耐力又受當天的天氣、風向、身體狀況等因素的影響。所以,出發之前,做個檢測吧。如果某一天不能抵達規劃的住宿地點,那其後的安排也會出問題,於是就有可能導致不能按時返回,當然,糟糕的還有可能在沒有一絲光亮的情況露宿野外。

這次長騎開闊了我的視野。此前因為工作的原因很少出門旅遊,而有時候出門了也隻是坐在車裏頭,或者身在某個景區。車裏隻能草草地看看大概風景,或者人群;景區又是些經過百修萬葺的建築,作為遊人,我並不能溶入到當地的環境中。騎行卻是完全不一樣的。當我的車輪已滾入當地的泥土,我就已經溶入到當地的自然中,呼吸那裏的空氣,可摘下風鏡看我陌生的一切。我可以隨時停下來,遊山玩水,或見到陌生的食物,然後買來品嚐;我還可以推著自行車,混入城市的人流,做一個當地人。

所以,我所經之處的地理環境都已經深深收藏在我的記憶裏,地方的風土人情也讓我了解了不少。這些都彌補了一個少遊的南方人對華北的了解,這是我的一大收獲。

毅力得到證明和鍛煉。我成功了,對於自己有足夠興趣的事,我的毅力得到了充分的證明。我為什麼會有毅力完成這個計劃?因為我有信心,因為我的堅持和忍耐。其實,我出門的第一天,迎著逆風去天漠的時候我就幻想歸來的一刻。以後,當我困極的時候,我想像著躺在床上的舒適;渴極時又想像著喝上了冰鎮的飲料,於是,我堅持了下來。而信心,大概源於我的傲骨吧。

到此,我已經不知道還有什麼收獲要說的了,盡管我意識到少了些什麼。上文已經說過,有些是不可表述的,所以,這並不算成功的總結。

然後我要對長騎做一個提示:一、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如果長騎對你很重要,那麼還有什麼可擔心的?至多一死,但求無悔。二、帶上途中足夠使用的東西,重要的裝備建議帶兩份。三、注意安全,人要活著,車要完著,並且一同歸來。

願騎士們平安。

記錄了詳細的路線和行進過程,所以並不介意閱讀感受,但很適合自己回顧全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