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營救尉遲恭(二)
“還有就是招兵的事宜,我們一定要繼續擴充兵馬。安撫百姓,施行德政,要讓全天下的百姓知道我們的唐王是一位禮賢下士的明君,從而擁戴李唐。”劉文靜繼續說道。
“嗯!不錯!”
“劉大人真行……”
“不愧是劉先生啊……”
聽見大家一片讚許的聲音,李淵卻眉頭緊鎖的說道:“可是……如此一來勢必會耽擱行程……”
“就是啊!我們是去打仗又不是去安撫百姓,這要打到猴年馬月去啊?!”段誌玄不屑的撇了撇嘴角說道。
目光淡淡的看了段誌玄一眼,不卑不亢的笑著說道:“這個問題其實很容易解決。”
捋了捋胡須,李淵滿腹狐疑的追問道:“如何解決?!”
如何才能夠既不耽誤戰事又能夠保證後方的供給呢?看劉文靜胸有成竹的模樣應該不像是在說大話才是……
“啟稟大將軍,我們大可以不必如此大費周章,將糧草的供給安撫城中百姓的任務交給一個有能力的人,而大軍繼續行進,士兵的招募也一直持續。”
“嗯!不錯!既然這個主意是你想出來的,那就將糧草的問題交給你吧!民部尚書劉文靜聽命!”目光欣賞的看著他,李淵眉開眼笑的說道。
“是!下官聽令——”單膝跪倒在地,畢恭畢敬的作揖回應道。
“你就留守在河西郡,發展農耕,安撫百姓,保證糧草的需要。”
“是!下官遵命!隻是……”抬眼看了李淵一眼,劉文靜欲言又止的說道。
擰了擰眉,李淵大笑著說道:“有什麼事但說無妨!本王會盡最大的努力幫助你發展農耕……”
“回稟大將軍,下官並非是擔心此事。而是……”
“有什麼事你就盡管開口!別老是吞吞吐吐的……”李淵不耐煩的說道。
“是!那下官就說了。下官覺得想要治理好一支軍隊就要有好的軍律,而想要治理好一個國家就要有好的律令,這樣才能夠賞罰分明。”
“哈哈哈哈!好!本王現在就命你好好的修改律令,助本王一舉奪得天下。”李淵仰頭大笑了起來。
其他人也紛紛的議論起來,雖然心裏仍舊有些不服氣,可是嘴上都稱讚著劉文靜的謀略無人能及。
輕佻的看了他一眼,李元吉冷哼道:“律令有什麼好修改的!真是不知所謂……”
唇角一掀,劉文靜輕笑著說道:“既然三公子覺得律令沒什麼用,那有何來的賞罰分明呢?”
“這……”有些困窘的看了他一眼,李元吉繼續說道:“有的人有能力當然就應該重用了!難不成還用草包不成?”
“對!既然三公子能夠明白這個道理,也算是孺子可教也!”
“你……”咬牙切齒的看著他,怎麼繞來繞去到被他被算計了?!
“修改律令就是要任納言,聽從好的建議,摒棄不好的。而讓那些真正有才學的人能夠站出來,為百姓納言,謀福祉。”
擰了擰眉,李元吉麵色難看的瞥了他一眼,卻不知道接下來應該怎樣接。
李建成麵色平靜的看了他一眼,使了個眼色示意他不要再接話茬。
雖然生氣,可他還是將滿腔的怒火壓了下來,雙手攥緊了拳頭不再搭話。
李淵不動聲色的將這一切都看在眼裏,大笑著捋了捋胡須說道:“好了!都少說兩句吧!剛剛讓你們說你們都不說,現在有人說了你們又不服氣。”
“可是父王……”李元吉憤憤不平的看了劉文靜一眼。
“哎?!休得多言!此事就這麼定了!你們都退下去吧!我跟劉大人還要討論一下細節。”麵色一沉,不由分說的看了他一眼,如此說道。
“是!兒臣告退——”
“下官告退——”
“末將告退——”
所有人都紛紛退出了氈帳,李世民滿眼欽佩的看了一眼劉文靜的背影,微笑著轉身走了出來。
戰戰兢兢的楊昭不小心踩在了他的腳背上,連忙跪地稽首道說:“對不起公子……奴婢不是故意的……”
伸出雙手將她拉了起來,知道她一定是因為父王的懷疑而感覺到惴惴不安。
“父王是有一些多疑,可是人正不怕影子歪,既然你不是細作更不會做對不起我們李家的事……”
“當然不會!奴婢發誓……奴婢從來都沒有做過對不起公子之事……”楊昭急忙說道,水眸中蕩漾著一層淺淺的漣漪,看上去更加的楚楚動人。
“這就是了!既然如此就不要膽怯,相信日久見人心。”李世民微笑著說道。
“嗯!奴婢記下了……”微笑著點了點頭,嘴邊揚起了一抹會心的微笑,眸子裏閃過了一絲不易察覺的真摯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