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息時間過去以後,九進四的比賽正是開始了,九進四環節過去以後,就隻剩下最後一輪決賽了,也就是說,距離最後冠軍得主出現,隻剩下區區兩場比賽的時間了。
主辦方在這最後兩場菜肴製作環節規矩改了,不再是統一的做菜題目了,而是允許自由發揮,做自己最拿手的菜肴。
在這個環節裏麵,張帆心裏早就拿定了主意,他要做的菜,是一道正宗的宮廷菜,裏麵所需要的調料,基本上是原生態的,不過現在的調料之豐富,要比起張帆以前那個時代強上許多,所以,雖然張帆打算做的是一道正宗宮廷菜,但他在做的時候,還是不經意間有了些許改進。
這道菜是一道老少皆宜食用的菜肴,名叫宮廷玉兔。兔肉的食療作用非常鮮明,肉質高蛋白少脂,食用者食用以後,非常容易消化,這個功能,是其他肉類所沒有的功能。
廚藝到了張帆現在這個境界之後,他做菜的宗旨,已經不僅僅是追求味美了,更多時候,張帆還會從其養生角度,去考慮問題,正是因為考慮到兔肉的這些特點,所以張帆才會在進入最終決賽,最後一道門檻之前,把這道菜拿出來。
這道菜的程序,其實並不複雜,第一步,兔肉整理幹淨之後,切成小方丁形狀,然後放入沸水當中汆水,等肉質色澤發生變化之後,撈起來準備備用。第二步就是炒香環節,在以前那個時代,做這道菜的時候,鍋底過油,使用的是一種特別動物的食用油,在現在這種油已經失傳了,既然如今已經找不到這種油了,張帆隻能想辦法改進。
那個動物身上煉出來的油,雖然是動物油,但其油性,其實更接近植物油,但在味道醇香上麵,又多出了一絲動物油特有的味道。
這個味道,是可以進行調節的,所以張帆選用了兩種最為接近的由來進行調和,一種是使用豆油,注意,這個豆油不是色拉油,而是一種黃豆油,動物油的比例,張帆使用的並不多,他選擇的是漢人們經常喜愛服用的豬油,隻不過量添加的很少,把這兩種油混合到一起之後,翻炒調和一番,在放入一些調味品,最終出來的味道,跟張帆以前經常感受到的那個味道,有八九分接近的時候,張帆對於這個已經很滿意了。
剩下的步驟,就很簡單了,把提前汆好水的兔肉,炒出香味,然後添加少量藥酒、辣椒醬和豆瓣醬,在放入適量高湯,到了這個環節,它這道菜,跟燉還稍微有些差別,使用的是一種燜製的烹飪手法,雖然二者差別看起來有些不同,但其實還是有些不同之處的。
做完這一切之後,張帆的工作,基本上就都已經完成了,不需要他在額外做什麼步驟了,這就是燉和燜的差別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