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節 金石之城(解禁章節)(1 / 2)

對馬島上宗義慶的居城一一金石城在清軍俘虜和扶桑俘虜的努力建設之下,麵貌已經煥燃一新,已經完全成了一座型的軍火工業城市。

順便在此提及下宗義慶的命運,他本人在漢城城外被神州軍的炮火直接命中喪生,家人則被交到“救世軍”手中的處理,下場不了罷。

這裏不但開設了鋸木廠、同時也有大量的軍火工業,包括槍彈、火藥、炮彈等等的生產廠家,工人大部分是神州城的技術人員領著那些被俘的扶桑人進行四班輪換的工作。

設備經過安裝調試過後,已經開始6續使用從神州軍帶來的零件,組裝用以裝備救世軍及其他軍隊“外貿型連射火槍”及“神州軍”和其聯盟軍使用的彈匣式連射火槍、另外完全就地生產的有各種手雷及火藥、炮彈等彈藥。

縱使是四班倒,可是也供不及隊伍不停擴張的“救世軍”及朝鮮的“盟軍”。對馬島對岸的釜山的朝鮮禦用商家已經高價請去幾個技工,傳授連射火槍的槍彈及“改良型開花炮彈”及其他軍事裝備的生產技術。

同時,對島岸的南北兩岸各修建了一座軍港,以供驅逐艦編隊停靠,而船塢當中也在開始建設船台,同時改造朝鮮現有水軍龜船,為朝鮮成立正規海軍打下基礎。

令所有百姓及商家最不滿意的就是,這裏依然如同當年神州城的建設一樣,缺得就是人。固然已經有了近幾扶桑“主神教”的百姓每在非常賣力的工作,可是人手不足依然是一個問題。甚至有些老板動員自己手下的青年去對岸娶個朝鮮姑娘回來,畢竟立即就能進坊中工作啊!

軍火工業不同於其他工業,其中相當數量的機密部件,更難以使用那些扶桑俘虜,所以幾千清軍的俘虜就成為搶手的寶貝。從城主手中雇傭這些俘虜的市場行情,一路飆升,就明了這兒建設的炎熱程度。

尤其即將開戰的利好消息依然不停的刺激著神州城商人們的神經。趁著這次馬上運送物資回神州城的閩江級運輸船,無一不要求再來的時候,帶回這裏急需的大批熟練工人,看來這次這條航線隻怕就要熱鬧起來了。

軍部,包括慕容卓在內,都不大明白嶽效飛為何要在對馬島這樣一個島之上修築軍事基地。這裏不但地勢崎嶇不平,會阻礙商業的展。起來這兒除了是朝鮮及日本的溝通渠道之外,實在看不出來還有什麼其他價值。

相比之下即將租借的濟州島或許更加適合建立城市的行為,這是為什麼呢,等將來在附近進行的另一場戰爭爆時,他們就會明白。

此刻對馬島整個的態勢大約如下,以對馬島中部的金石城為中心的軍火工業體係日漸成形,三合土路麵的公路正在修築,與之平行的,以水泥軌道建成的鐵路的雛形“雙軌路”正在鋪設當中,它們將連接海邊的軍港。

山中較為隱密的地方是“救世軍”營地及阪依“上帝神教”居民的“集中營”朝鮮盟軍的新兵軍營靠近島北側峽彎附近的北軍港。“外藉傭兵”的兩個營分別駐守在金石城及朝鮮盟軍的附近,而神州軍的軍部及配屬的工兵營則靠近南麵軍港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