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節 對馬海戰-扶桑鐵船(1 / 2)

就在嶽效飛以奇兵偷襲漢城城衛軍的領軍將領樸一誌寓所的第二,在對馬海爆了這次“進入”(注意下是進入吔!)扶桑以建立亞太公約組織的第一場大海戰。

數日前三十餘艘巡海戰船被全殲,全軍幾乎無一幸免,這一噩耗對於扶桑人來實在難以置信的。從唯一幸存被漁船救回的兵丁那兒得到消息,敵軍勢力強大,在擊沉巡海戰船之後向北航行。

大明現在已經是日薄西山,哪裏有餘力來海上縱橫,就算是碰見大股海盜也不可能三十餘艘戰船無一幸免哪!誰知沒過數日即傳來對馬島失陷的消息,這一消息使安逸了多年的德川幕府震動極大,所以立即動員起來準備收複對馬。

對馬島的失陷完全切斷和朝鮮的聯係,很快驚動了扶桑的統治者,身在江戶(今東京)的幕府將軍一一德川家光。雖然扶桑經過元和偃武之後,海上軍力已經有所衰減,然而由九鬼直保率領的幕府水軍,除了表示德川幕府的繪著“三葉葵”家紋(備注見《相關資料》中9條)的軍旗之外,還有他自己的“家紋”一一白色的旗底上一朵翻滾的大浪花表示是九鬼家的九鬼水軍(備注見《相關資料》中1條)。

九鬼家一直是德川家的支持者,尤其是在德川家確立在扶桑的統治地位進行的戰爭時,九鬼家更是率領軍一往直前。更由於九鬼家在吸取舊式的軍船、明船以及歐洲船隻的優點,設計製造了一種全新的軍船。這種軍船寬七間(約1),全長十二間(約1),相對於當時其他的軍船來,算是龐然大物了。

巨大的船體是用最好的木材構築而成,最外層覆蓋鐵板用於加固和阻燃。這就是戰國時期著名的“鐵甲船”。船上還配備了火器,每艘船上都裝備了相當數量的大砲。現在即使是在元和偃武之後,這種鐵甲船還是獲得了長足展,寬度更是達到十間(約17.5)長度增加到十七間(約米)載炮亦增加到門。

這次率領扶桑艦隊的九鬼直保率領北部戰隊共計4餘艘戰船,運載著一萬預備登6奪回對馬島的6軍部隊。打算一鼓作氣消滅敵方船隊及6上賊寇,元和偃武之後無論水、6兩軍實力均受到沉重打擊,私心裏希望因此次事件能夠重新振興水軍聲威,因此一出手就不惜餘力。

在驅逐艦隊副司令黃克輝的望遠鏡裏,海上的密密麻麻的扶桑水軍戰船平平鋪在海麵之上,怕不有將近三四百艘。黃克輝手心裏悄悄冒出些冷汗頭皮有些炸,19:4這是一個怎樣的比例!扶桑水軍的大鐵船威名他早已聽過,它們可不比那三十艘巡海戰船。這些長達三十米的戰船之上覆蓋著鐵板,而且炮火也強大的多,隻是度較之那些巡海的純木製艦隊也更加緩慢。

黃克輝和鄭肇基一樣,最不喜歡呆在艙裏。現在離接戰還得一會時間,“烈風級”的頂甲板上除了操船的,已經沒什麼人了。除了硬硬的西北風掠過索具時出的“嗚嗚”聲,黃克輝的腮邊上過去當海匪上留下的那道傷疤由於沒有胡須的遮掩,在寒風之中著通紅的顏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