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節 落水之狗(1 / 2)

在火炮的射擊當中,就展現出雙體船的優秀特性。寬大的船體,極好的機動性、耐波性,出色保證了火炮射擊時所要求的穩定、角度及其它各項條件的需要。

神州軍的炮火似是不斷線的雨點,在扶桑戰船的周圍騰起一條條白色的水柱。扶桑戰船上的漿手拚命劃動長漿,想使自己的戰船轉身,好使敵艦進入到舷側的火炮射擊區。然而這時的帆船操縱是一件極為複雜的運作,在海戰之中轉動船身是一件談何容易的事啊!

雖然扶桑戰船繼承了中國船船型吃水較淺的優點,可以少受或是不受海流的影響。然而強大的風向不是他們變就變得了的,這時不但要搶占上風頭,重整散亂的陣形,而且還要使自己戰船轉動,使自己的炮口可以瞄準敵人。這,實在是一件非常浩大的工程。

從這一場海戰開始至今,扶桑戰船除了船樓中上向前的兩門“佛郎機”炮及船頭處的兩門“佛郎機”炮開過幾炮之外,其餘時間完全陷在一麵倒的挨打狀態。以至於指揮水軍的將領,隻好企求上蒼,那些“縱火船”可以靠近敵艦使敵方戰船炮起來。

這時,咱們的目光重新回到剛才那個班那兒。瞄準手的目光,透過重生海波,盯上一艘掛著敵軍將旗的帆船,此刻它的船身緩慢的轉動了過來。

顯然一直以來被動挨打的情況這船上的將領了瘋,航向剛剛修正完畢,他已經命令包括各種火器一起射。

瞄準手依然不動聲色的觀瞄著目標,似乎那些炮火不是對他們射的。其實他的鎮定是有其原因的。“佛郎機”在八百餘米的距離上命中的可能性幾乎是零,至於那些霰彈可以不予考慮,它們根本擊不穿“烈風級”驅逐艦比“怒潮級”厚重了不止一倍的裝甲,而且那層瓷板已經為蜂窩狀的鐵板所替代。

隨著炮彈落海的聲音,圓球形的實心“破壞彈”(備注見《相關資料》6條)在海麵上騰起一條條水柱。在這些水柱的騰起的一瞬間,瞄準手捕捉到了射的最侍時機,一直抬高的手猛然放下。隨著他的一聲令人,炮長猛的的拉動火繩。

“轟”炮彈飛離炮口的嘯聲過後,隨之而來船艙內回響的是“反後坐力燃氣”對艦壁“澎”的衝擊聲。

瞄準手並沒有因為炮彈的射而離開自己的崗位,他的目光一直緊盯著自己的目標。

炮手們打開炮閂一一清理彈膛一一熟練的再度抱起炮彈裝填一一抱起送來的藥包裝填。

他們的運作,飛快而有序,為了海上的戰鬥,這一套運作他們每最少要練習一百餘次,這還是戰時的規定,如果是在訓練時將會更多次數而且情況也會更複雜。

八百米外的目標處先騰起一大團黑色的煙霧,接著是隱隱傳來的爆炸場,瞄準手的大姆指豎起老高。

炮手們歡呼起來,那是命中目標的手勢。眼睛始終沒有離開瞄準手並不參加歡呼,他的手勢再度變幻,負責射界的兩個炮手又飛的忙碌。

一個炮班十名炮手,分負責飛快的完成所有任務,隨著完成射擊準備,炮長再度拍拍瞄準手的腦袋,下一次的射擊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