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節 挪窩 (二)(2 / 2)

上的星鬥在緩緩的旋轉著,唯一不變的就是那恒指北方的北鬥七星。嶽效飛的時候常常趴在家庭做業上透過窗戶,呆呆的看著這七顆星鬥,心裏默默祈禱它們能給他一個人生的指引,讓他逃過這讓人感到無聊的作業,讓去進行些有趣的事情,可是從來沒有,從來沒有可以決定自己該如何做的事情出現,往往都是父母、老師在“這樣、這樣、你要這樣做。”

回想著往事,嶽效飛長長伸了一個懶腰,心中呼喊“我想這樣做,那麼我就會這樣做,又怎麼樣,我命得由我決定,你們——統統靠邊站。”

“長官”黃固、徐烈鈞都算是軍人,他們來的很快。

嶽效飛招呼他們坐不,鄭老根、劉大錘都隔了一會才哼著曲來到,不用問是看晚會去了。

“這不是咱大明的五千料的寶船麼,”這一向鄭老根和劉大錘成督造內河航船,對於造船也知道了一些,一眼看見嶽效飛桌上攤的圖紙就了一句。

按史籍上的記載,寶船“長四十四丈四尺,闊十八丈”,換算成當今的尺寸,這艘船長達1米,寬5多米,排水量達數千噸。有人存在疑問,認為木帆船造到這樣大的尺度,在工程學上是難以想象的。但是年一項重要現———《妃經卷插圖》,證實鄭和寶船不是虛構,而是曆史的真實。

“嗯,二位還懂得真不少。”嶽效飛稍有些吃驚,到了明末大號寶船不但少見,很多造船的技術也因鎖海多年而失傳。

“我們是聽洪師傅的,要這次咱們造的船他可是出了不少點子呢。”

“可不是,要這造船,隻除了老板想出來的那個螺旋漿厲害以外,其他的我看咱老軍營沒誰能比人家洪師傅的本事高哩。”

“嗯!有這麼個人我還真要和他聊聊才行”

嶽效飛感興趣了,他還真沒想到這裏還有造船的高手,他的本意是到了福州後再搜尋造船人材,給他來他一網打盡,沒想到這給他遇上一個。

“是啊,我和大錘商量著,是不是把他聘成咱老軍營的造船技師,這樣的人材我倆覺的隻當一般技工可惜了。”

劉大錘也趕緊點點頭表示兩人是商量過的。

“好啊,你們兩個意見一致,那好就後吧,明我想想考題,後咱們考考他是不是真有那麼大本事,讓二位師傅一起推薦他。”

老軍營的規矩是,技師要通過嶽效飛的考試,才能被聘為技師。一旦通過考試那就神氣了,職位可是和嶽效飛的兩位娘子同級的,不但工作時主要是動嘴而且這一方麵的技工可都由他來考試的,你想想看,在這麼個尊師重道的年代裏該是多麼高的一種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