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如願以償(3)(2 / 2)

“嗯,有道理、很有道理啊!”賈振坤一邊在筆記本上記著,一邊點點頭。

“台裏的廣告創收真正要實現大的跨越,還是要利用好社會廣告公司的力量。當然這個我們真正要做的話,還可以先去進行一些考察。”

“那現在和我們發生業務關係的那幾家廣告公司的情況又怎麼樣呢?”其實這也是賈振坤現在比較關心的問題。

“現在還在經營的也就五、六家的樣子,不多。大部分都是和我這邊在具體聯係,還要那家新起點廣告公司,經營基本上還是比較規範,都是按照台裏相關的政策來執行的。”陶軍當然知道這家公司就是賈台的外甥王輝和別人合夥開的,所以說著望了望賈台,見他盡管沒有什麼特別的回應,但還是專注地在聽,又繼續往下說。

“原來新起點廣告公司的業務沒有和我們一科具體聯係,說實在的啊,我有點擔心這家公司要是和別的人裹在一起會出點什麼問題,後來就進行了一些調整。”

“這樣就好、這樣就好。對你我還是比較放心的。”對陶軍的做法,賈振坤再一次表示了肯定。

“他們經營的廣告量也不算大,到現在一起也就三百多萬吧,在這幾家公司裏麵算比較少的,經營也比較規範。”陶軍又補充道。

“那就好,你一定要把他們管嚴一些。總量也不要做得太多,特別是價格等方麵一定要按照我們中心的規定來執行,不能出什麼麻煩。”盡管比較滿意,但是賈振坤還是又叮囑了幾句。

“好的,好的,我一定把他們管好的。”陶軍當然也是心領神會,記在心間。

一轉眼已是十月中旬,央視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瀚江賽區的決賽在瀚江電視台1000平米演播廳隆重舉行。

演播廳裏熱鬧非凡。300多名觀眾已經把台下的觀眾席擠得滿滿當當,本來每一個人都應該是憑票入場的,現在兩邊居然還出現了一些加座。

在台下觀眾席第一排的前麵專門設了一排評委席,九個評委依次排開,每個人麵前都擺著他們的姓名卡。文藝中心副主任黃幼鶴作為主評委位置居中,左右兩邊分別還有四位評委,當然他們都是瀚江省音樂界的專家,或者是南江音樂學院的教授。今天晚上所有這些選手的命運都掌握在他們手裏,他們給出的分數將決定誰是哪一種唱法的第一名,就能夠代表瀚江賽區到北京去參加全國青歌賽的決賽,或者是第二名、第三名,或者是沒有名次。

和在北京舉行的央視青歌賽總決賽不同,比賽所分的美聲、通俗、民族及原生態唱法在瀚江賽區的總決賽中已合在一起,也就是在今晚集中亮相。進入每種唱法總決賽的六名選手分別角逐前三名。

由於是現場直播,因此相關的工作人員都比較緊張。本著公開、公正、透明的原則,這次決賽是現場打分、現場總分、現場宣布最後得分和名次,各個環節都要求銜接緊密,容不得一點差錯,否則都會出現在屏幕上,暴露在觀眾麵前,誰也不好交待。盡管賈振坤在上午又召開了有文藝中心、技術製作中心以及播出中心、台辦公室等相關單位的人員開了最後一次協調會,下午又進行了一次彩排,但一到現場、仍舊充滿了緊張的氣氛。

文藝中心主任範傑卓是現場的總指揮,他手中的對講機不停地發出呼叫聲,他也不停地發出指令,這裏走走、那裏看看,沒有片刻停息。

賈振坤和鄭為民台長都坐在觀眾席的第一排,陪著前來觀看比賽的瀚江省和相關部門的領導。端坐在正中間的是分管新聞出版文化廣電的張副省長,央視青歌賽舉辦了好幾屆,他還是第一次來瀚江電視台演播廳來觀看瀚江賽區的比賽。領導的重視既是鼓勵、也是壓力啊!看來今年不出好的成績、不在全國拿到好的名次也都說不過去了。正是由於張省長的出席,省委宣傳部和文化、廣電等相關廳局的一把手也都整齊亮相,除開賈振坤以外,坐在第一排的基本上都是副廳級以上的領導。

因為賈振坤比較了解這次比賽的相關情況、為了方便給張副省長彙報,鄭為民台長就要賈振坤坐在他的旁邊,本來這個位置無論如何也是輪不到賈振坤來坐的。賈振坤極力推辭,加上張省長的熱情挽留,最後還是無奈地在那個位子坐了下來。

並不是賈振坤害怕和領導坐在一起不自然,其實你隻要沒有什麼多的想法,也沒有什麼關係,何況賈振坤還是一個業務幹部,對官場上的事情也沒有多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