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我還有更壞的地方(1 / 2)

“下麵是一副古畫,大家如有興趣,可上台觀賞一分鍾。”說著,上官琇讓人打開一副山水畫,畫中白鹿、老翁、女子姿態祥然,沉醉於山水之中,放情丘壑,畫軸的左上側,有行筆款識:錢塘文進謝安東山圖。

一個大學教授打扮的老人,扶著老花鏡仔細一看,驚叫道:“這不是沈周的《臨戴進謝安東山圖》嗎?不是說被一個美國人收藏了嗎?”

“我也聽說了,好像那個美國人因病去世,後人把其畢生收藏進行了拍賣。沒想到這副畫又回到了華夏。”一個戴金絲眼鏡的中年人,附和道。

看來,無論國外國內,都不乏敗家之子。

”細觀此圖,用筆遒勁沉厚,勾寫皴染,剛柔相濟,工細嚴整有致,技法不拘一格。青綠、赭石、曙紅、粉白等,設色清秀娟麗,墨色水乳交融,氣韻生動傳神,意境恬幽超逸,藝術魅力不凡,饒有秀雅韻致。確是沈周之筆。”剛才說話的老者,神情激動地評說道。

這老者正是南華大學藝術學院的教授諸葛琮,孫小天曾經選修過他的國畫欣賞課。

“諸葛教授,既然這麼推崇沈周的畫,為什麼不買下來?”周圍人打趣道,這諸葛琮對明四家的話,研究得如癡如醉,狀若癡狂。

“唉,沒錢啊。老朽一生執教於三尺講台,哪有餘錢買這堪稱國寶的古畫,沈秋荀,你莫要取笑於我,你既與沈周同宗,何不買下來,傳作一時佳話。”諸葛琮搖頭歎息,遺憾道。

“晚輩正有此意。”沈秋荀是秋林地產的董事長,也是明朝山水畫和仕女畫的收藏酷愛者,可惜因為眼力不濟,假畫買了不少,既然這副畫能得諸葛琮的肯定,想必不會出現魚目混珠的尷尬局麵。

眾人退後,上官琇笑道:“我們也找幾位專家鑒定過,正如諸葛老先生所言,這副《臨戴進謝安東山圖》確實是沈周臨摹戴進的《謝安東山圖》,起拍價一千萬,每次加價,不少於十萬。”

上官琇話音剛落,沈秋荀就叫出了一千五百萬。

場麵一時寂靜,很快就被熱切的競拍打破寧靜。

“沈周的畫,老爺子喜歡,我來此就是要買下,怎能被你們買走。一千六百萬。”趙家老祖宗最是喜愛沈周的山水畫,聞聽這次拍賣有沈周山水畫的消息,趙玉清就迫不及待地跑了過來。

明四家的畫,特別是沈周身為明四家之首,明時就是愛畫之人追捧的對象,就像柳永的詞,凡水井處,皆歌柳詞。

沈周的畫就像柳永的詞,影響之深,婦孺皆知,被文人墨客、富商巨賈推崇備至。

很快,隻剩下趙玉清和沈秋荀二人爭奪,一時把價格抬至兩千三百萬,叫價已經慢了下來。

“既然清少誌在必得,我就不奪人喜愛了。”畫之圈子,不大不小,沈秋荀恰恰知道趙家老祖宗趙世雄跟其一樣,喜愛明四家的作品,他還要拍賣別的重要東西,雖然心有不舍,也隻能放棄。

“沈總能割愛,晚輩感激之至,在此謝過了。西峰區那塊地,我趙玉清絕不跟你爭搶。”趙玉清的表態,也讓沈秋荀感謝道:“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