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人們為了紀念劉伯溫,把青龍河穿過的長城口叫做逃龍口,劉伯溫丟棄寶劍的地方叫留劍營。歲月荏苒,逃龍口和留劍營經過不斷衍化,如今,人們把逃龍口叫桃林口,把留劍營叫劉家營。
說到這裏,劉伯溫的天象看的到底準不準呢?有人說,後來燕王朱棣推翻建文帝就是見證。也有人說,再後來東北的滿族人入關統治中原就是見證。
蘇牧一副不可置信的語氣問道:“龜丞相,難不成,雪山之中的龍脈就是當年劉伯溫本應該斬殺的龍脈不成。”
龜丞相深吸一口氣說道:“天地萬物,萬物更替,一共有三次靈氣大變遷,一次是三皇五帝之後,大夏王朝建立之初,一次是秦朝滅亡,一次是大明初期,劉伯溫斬龍。”
大禹治水,始皇一統,劉伯偉斬龍。
大禹治水,著名的上古大洪水傳說。他是黃帝的後代,三皇五帝時期,黃河泛濫,鯀、禹父子二人受命於堯、舜二帝,任崇伯和夏伯,負責治水。大禹率領民眾,與自然災害中的洪水鬥爭,最終獲得了勝利。
麵對滔滔洪水,大禹從鯀治水的失敗中汲取教訓,改變了‘堵’的辦法,對洪水進行疏導,體現出他具有帶領人民戰勝困難的聰明才智;大禹為了治理洪水,長年在外與民眾一起奮戰,置個人利益於不顧,‘三過家門而不入’。
大禹治水13年,耗盡心血與體力,終於完成了治水的大業。大禹治水在中華文明發展史上起重要作用。
龍脈既山脈,為了疏通洪水,大禹是遇山開山遇石開石,無數龍脈被破壞,無數天地靈氣因此消散,十三年間,洪水退了,但是我們這個世界的山川大地也徹底的廢了,靈氣消散,根本不足以仙神的存在。
當時的幾位無上大能,這才開啟新的仙界,帶領著群仙離開。
但就算是如此,地球上依然可以供個別金仙生存,武王伐紂,春秋戰國,百家爭鳴,老子,莊子,孔子,釋迦摩尼,等無上大能孕育而生。
而第二次靈氣消散,就在於秦始皇一統六國。
秦始皇,嬴姓,趙氏,名政,又名趙正,秦政,或稱祖龍,秦莊襄王之子。中國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戰略家、改革家,首位完成華夏大一統的鐵腕政治人物,也是古今中外第一個稱皇帝的君主。
秦始皇是出生於趙國都城邯鄲,並在此度過了少年時期。13歲時即王位。22歲時,在故都雍城舉行了國君成人加冕儀式,開始“親理朝政”,除掉呂不韋、嫪毐等人,重用李斯、尉繚,自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後滅韓、趙、魏、楚、燕、齊六國,39歲時完成了統一中國大業,建立起一個以漢族為主體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強大國家——秦朝,並奠定中國本土的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