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6章報名【求收藏】(2 / 2)

張少雲打開車門,走了下去。看著眼前的建築。這就是靜寧一中嗎?我們靜寧縣的最高學府。

“小夥子,一定要好好學習,不要跟那些人混在一起啊。”司機大叔從車窗裏伸出頭,對著沉思的張少雲喊道。

張少雲對著司機大叔點了點頭,揮揮手,轉身走進學校。

來到靜寧一中校園,眼前第一眼看到的就是文廟。張少雲靜靜地看著文廟,心底升起滄桑的感覺。

一步一步,慢慢的走進文廟,一個石碑矗立在文廟的院落中心,石碑後麵是孔聖人的雕像,走近石碑,石碑上刻著靜寧一中的發展曆程、。

1938(民國27年),靜寧縣有誌於文化教育事業的人士,鑒於靜寧人民崇尚文明,向往文化,但由於經濟落後,生計艱辛,青少年男女能夠負笈擔簦,奔赴外地接受中等教育者寥寥無幾之現狀,倡議籌辦靜寧中學,於同年7月招生兩班,共12第0人,定校名為“靜寧縣立初級中學”。

1942年(民國31年),甘肅省教育廳命令改“靜寧縣立初級中學”為“甘肅省立靜寧中學”。同年,又經學校多方交涉,先後將文廟、鄉賢祠、節孝祠,文昌宮(時教育局占用)等處地址撥給靜中,學校占地麵積遂擴展到4第0畝。至此,學校規模初具,校容煥然一新。

949年8月,靜寧解放,縣人民政府接管了學校。校名仍為“甘肅省立靜寧中學”。1958年,奉命改“甘肅省立靜寧中學”為“甘肅省靜寧中學”;接著靜寧、莊浪兩縣合並,於同年12月又改為“靜寧縣第一中學”。1961年秋,縣上又決定將靜寧一中二部改為“靜寧縣第二中學”(此時靜、莊又分縣)。

1969年7月,靜寧縣革命委員會決定改“靜寧縣第一中學”為“靜寧縣五七紅專學校”,培訓赤腳醫生、獸醫,拖拉機手等。1973年1月,“紅專學校”奉命遷出,在原址上恢複了“靜寧縣中學”,撤銷了“城川公社中學”,學生全部轉入縣中,並調整補充了教師隊伍。

1977年,確定靜寧縣中學為縣辦重點學校。1979年,改”靜寧縣中學”為“靜寧縣第一中學”。

原來靜寧一中經曆了這麼多,遭受了這麼多,怪不得,我感覺到滄桑。張少雲喃喃著。

“同學,你是來報名的新生吧?”一個穿著靜寧一中校服的女孩來到張少雲身邊問道。其實這個女孩站在文廟門口好久了,從張少雲剛進校園,駐足在文廟前麵的時候,這個女孩就開始注意到了張少雲。

女孩是義務誌願者,負責引導新生,恰巧張少雲進入校園被這個女孩碰到了,女孩原本想帶張少雲去報名,正打算打招呼,卻見到張少雲看著文廟時的神情,因為那種神情很奇怪,是很奇怪,一個年輕小夥子,盯著建築物,身上散發出滄桑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