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話音未落,隻聽“叮呤……叮呤”之聲響起,一頂黃帷鎏金的肩輿,從容不迫地轉出山道,悠悠蕩蕩地來到天壇正中,抬轎之人,卻是兩名身穿神策軍衣的武士。那轎後跟著四名全身勁裝,英氣勃勃的女真。
待那肩輿停穩,劉希嶽搶上一步,躬身撩起轎簾,卻是不敢拾頭。
一陣環佩叮咚,轎中走下一位豐潤如玉的女冠。她雖然頭戴雲冠,身著道裝,卻披了一件五彩描金的霞帔,平添了幾分雍容華貴之氣。
“參見瓊真公主!”
柳默然等王屋道人俱各跪下,向那瓊真公主行跪拜之禮。
“快免禮!既有王屋三真在此,卻不知誰有那麼大膽,還敢來我王屋尋釁!”那公主妙目一掃,早已見到天壇頂上一片狼藉,不由眉頭微皺道。
柳默然忙趨前道:“此事皆因小徒妙音而起,擾了公主清修,還驚動了公主金身。希音心中實是不安。場中來了不少黃巢餘孽,恐對公主不利,還請公主速速回鑾。”
瓊真公主身子忽地一顫,似是十分激動,忽又銀牙一咬,恨聲道:“想不到事隔十餘年,這些犯上作亂的賊子又死灰複燃了。三位真人,今日切莫叫那黃巢餘孽走脫了!”
她不知來者俱是武功極高的殺手,王屋道士雖有仙功在身,也未必能解了今日之圍。
這瓊真公主是當今昭宗皇帝親姊,前朝僖宗皇帝之妹。原來封為金華公主。廣明年間,黃巢攻入長安,僖宗匆忙逃去四川,忙亂之中,卻並未攜她同往,以至於她身陷亂軍之手,曆盡苦難。待得中和年間黃巢亂定,僖宗回駕長安,她卻自請出家入道。原來大唐公主入道者極多,那僖宗心中頗有歉疚,便將當年玉真公主所修的玉陽山靈都觀裏的玉真別院賜給了她,並賞賜宮女及神策軍武士多人。這金華公主便在玉陽山靈都觀親受道籙,改名“瓊真”。待得其弟昭宗繼位,時常想念其姊,數次召請回京。他姐弟二人原就一母所生,手足情深,故而恩寵有加,這瓊真公主便時常來往於京師玉陽之間,連王屋山也深受皇恩。
當時那劉希嶽急急從陽台觀趕回玉陽山的靈都觀,將陽台之難稟知希言真人劉守常。那劉守常連忙率領觀中精於劍術的年青道士奔赴天壇,去救妙音。這劉希嶽卻多了一個心眼,他心想來者是晉梁吳三鎮牙軍,隻有請出在靈都觀出家入道的瓊真公主,才能對三鎮有所約束。便匆匆進了玉真別院,將此事告知瓊真公主。這陽台觀與玉陽山之間隻隔著一條玉溪,瓊真公主平日裏也常來陽台觀走動,她尤其鍾愛才貌絕佳的妙音,此時一聽妙音有難,二話不說,便隨著劉希嶽等靈都道士上了天壇。
劉希嶽原來隻道是三鎮牙將來搶妙音,此時卻知尚有黃巢餘黨在內,不由跌足大悔,沒料到自己一時之計,卻令瓊真公主身陷危境。心想早知如此,還不如不請公主上山。
他平日裏是個極有見地之人,此時到也臨危不亂,心裏隻有一個念頭,便是舍了自己性命,今日也要保得公主安然無恙。
他忽地朗聲道:“梁晉吳三鎮使者聽令!今有大唐瓊真公主在此,各位將軍齊心協力,奮勇殺賊,擒了那黃巢餘黨,公主一定親自上奏,為各位將軍請功!”
場中梁晉吳三鎮牙將早已被那菊花盟中的殺手逼得喘不過氣來,死傷越來越多。那菊花殺手訓練有素,完全不是單打獨鬥,而是兩三人圍住一個,同進同退,非要將對手置於死地才罷手。
那李振早知這瓊真公主權傾朝野,此時場中形勢頓生變數,連忙高聲叫道:“我梁王帳下俱是大唐忠臣,願聽公主差遣,大家奮力殺賊啊!”
落雁武士頓時精神一振,奮起餘勇,拚命抵擋那菊花殺手的攻勢。
此時那義兒軍及黑雲長劍也早已死傷過半,眼看著便要被那菊花殺手全殲,李亞子雖然勇不可擋,但他身邊至少圍了七八個不要命的殺手,一時間連喘氣的機會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