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九章 韓琦的臨別諫言(2 / 2)

“哦!韓相有何見解,還請賜教。”

“臣不敢,臣雖文臣出身,但在西北多年,也算多少了解一些兵事。我大宋兵威不振,非戰之罪,而是…而是兵事之道,全在臨陣時隨機應變,我大宋前方將帥每每戰前掣肘頗多,兵不識將,將不知兵…故而勝少敗多。”

說到這裏,韓琦臉上的忠貞之色越發顯露無遺,整個垂拱殿裏也似乎被這股忠貞充斥了。

安靜,很安靜,整個大殿裏除了君臣二人低低的呼吸聲沒有絲毫雜音。

“唉!祖製啊,朕倒真希望改上一改。”趙頊低聲嘟囔了一句,他這句話說的很輕,輕到隻有韓琦能聽清楚。

“即便如此,以張氏兵甲之利,我大宋坐視契丹覆亡而不動手,隻怕更是心腹大患。”

“陛下,如今的形式隻怕更難動兵了,張氏坐大後,這兩年國家財賦稅收大大縮水。收複燕雲所需的錢糧…已經很難湊出來。”

“朕已經下令裁撤宮廷開支,可百官中,除了司馬光上書支持外,其餘大臣要麼毫無反應,要麼應景似的對付了幾句。我大宋皇家相比前朝,原本就簡樸了很多,總不能不要皇家威儀了吧!”

望著趙頊年輕英挺的麵容,炙熱的雙眼,韓琦在心中冷笑了一聲。

“他雖然年紀小,可已經是皇帝,也已經按照皇帝的路數來考慮了。不改兵製,就別想建立什麼武勳,就別想什麼秦皇漢武。可改了兵製,嘿嘿!那他屁股底下的位子可就不穩當了。”

對於大宋這個對士大夫很優厚的帝國,韓琦說到底還是極有感情。

他難以想象自己的後代會生活在一個由商人發話國家中,更難以接受自己身平所學被歪曲的結果。

出於對這個帝國最後一絲善良的祝願,韓琦對自己效忠的君王恭恭敬敬的跪拜,用最誠摯的聲音發出了自己臨別諫言。

“臣恭請陛下休養生息,以恤民力,二十年不言兵。”

“哦!韓相思慮周全,朕會仔細考慮的。這樣吧!朕賜你兩鎮節鉞,鎮安、武勝軍節度使,司徒、檢校太師兼侍中。”

說出了這麼長長的一串看似風光但沒有一點實權,沒有一點實利的官名後,趙頊似乎自己也感覺有些拿不出手,他又微微頓了頓,接著說道:“聽說韓相有子韓忠彥,精細謙和有韓相家風,即日升任秘閣校理,讓他先送韓相歸鄉,再來赴任好了。”

“謝陛下隆恩!臣子愚魯,難堪大任,臣不敢陷陛下識人不明之地。”

趙頊看了看一臉淡泊的老宰相,又用隻有他能聽見的聲音說道:“吳奎,我已經下詔讓他複職了。”

這句話說得雖輕,但韓琦的身體卻如電擊般抖了一下。

“臣雖屍位素餐執宰之位時日多年,但…結黨營私的事,卻是說什麼也沒有做過的。”

韓琦的聲音也很低,但極為堅定,他當然知道自己在這個關鍵的時候應該用什麼語氣。

“韓相即將衣錦還鄉,朕卻失了肱骨。請問韓相,你去之後,何人可為執宰?”

趙頊平淡的聲音顯示了君臣之間剛才那種推心置腹已經煙消雲散。

“王安石如何?”趙頊見韓琦猶豫了半天,突然又問了一句。

“安石大才,不過個性太強,當翰林學士則有餘,參知政事則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