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內閣(2 / 2)

劉汝誠聽了工部大臣杜易生的這番話後,眼皮突的跳了一下,眼睛也眯了起來。這次礦難的詳情,他的財統也悄悄的調查了一番,得到的消息卻和杜易生大為不同。

“嗯,遼陽府最後是怎麼處理的?”張笑麵無表情的問了這麼一句。

“遼陽府的張大人已經指示當地律法院,從重從快處理,胡記的東家也已經抓捕歸案。”

“嗬嗬!從重從快!國相大人,你們國相府的官員什麼時候可以對律法指手畫腳了?”張笑聲音裏的惱怒和諷刺清晰的表露出來。

不待新任國相郭立業回答,張笑又對著刑名大臣霍追問道:“當地的刑名院有什麼作為?”

負責刑名(也就是警察,執法部門)的霍追掃了一眼劉汝誠,暗自歎了口氣。

“遼陽府刑名院已經將胡記東家送交律法院,他們又…詳查了當地一些礦場,發現類似胡記一般操作的為數不少。這些礦場大都低價雇用大宋來的流民或者遼東部落裏窮苦的部民,已經查實的隱瞞事故,私下處理的就有三家礦場。這次胡記要不是死的人多,礦工裏有家人又有個在騎戰兵團裏當軍士的親戚,隻怕也不會捅出來。”

張笑聽著霍追的敘述,心中暗罵為了追求政績庇護礦場的張子齋。他早就從劉汝誠那裏得到了有關報告,但同時也知道張子齋這麼做的緣由。自己製定的官製中最重要的考核部分就是各種量化的數據,而地方官為了追求這些量化的數據往往也大力扶持商人們進行殘酷的剝削。

“郭相,我不希望以後再聽到那個官員說什麼從重從快之類的話,想展示自己以民為本,平日裏多下工夫就好。國家律法上的事,別說他們,就是我也不會插話。”

國王這番話,讓國相府的眾臣鬆了一口氣。

“王爺說的是,以後國相府官員定不會再如此行事。另外,國相府眾臣前幾日商議了一下,要杜絕礦難發生,那是做不到的,但可以加大處罰的力度,讓礦場東家們給礦工的待遇好一些。不過這個要議事會來修訂現有的律法。”

郭立業壓下心中對張子齋的不滿,輕描淡寫的為他轉移了話題。

張笑對遼陽府礦難一事又說了幾句後,劉汝誠作為新晉閣臣進入了角色。

“遼國的耶律乙辛,我們軍情部聯係了一下,他似乎有投靠咱們的打算。”

郭立業聽了這句話後,眉頭微微抖了一下。

“如果但真如此,那倒是個好機會,咱們在遼國南京路的商社因為遼主的幹預,比其他各路少了許多,有了乙辛,咱們滲透進去就容易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