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緝私的後果(2 / 2)

呂誨的這個行動,讓張笑感到很慚愧。因為他發現自己在接到這個報告後第一反應居然不是對傷亡人員的哀悼,而是心裏一陣陣的竊喜,這個魯莽的家夥把戰爭理由送到了他的麵前。

對於呂誨這個在曆史上有點名氣的家夥,以張笑對這方麵知識的淺薄,自然不知道這個名人的事跡。但來到這個時代後,他對史書的研讀,還是輕易的發現在大宋朝從事禦史諫官這一類人固有的性格。

以張笑記憶中的知識,大宋朝的禦史諫官製度很荒唐。在漢唐時原本是執行監察上到帝王過失,下到百官失職的,從屬於丞相的機構。到了大宋朝卻變成了一個專門和政府各部門唱反調,以博取皇帝歡心和士林名聲的畸形機構。

這些禦史諫官們並不完全看以丞相代表的政府官員執政中措施的對錯,在更多時候,他們隻是為了反對而反對。這個呂誨在濮議結束後,用嚴厲的言辭對韓琦和歐陽修在濮議中迎奉君王的行徑進行了攻擊。而他們毫無事實依據攻擊後的後果是,這些人隻是被皇帝放到外地為官,而且賦予了他們打擊流球走私的重任。以張笑看來如果他們這次平穩的把皇帝的任務完成,回到政治中心汴京後,升官那是板上釘釘的事。

對於呂誨這些以揣摩上意、肆意攻奸大臣而博取功名的家夥,張笑沒有過多放到心上。

他現在隻想著怎麼樣對大宋來一次“茶葉戰爭”,從而打開大宋的國門。

從他那不算豐富的曆史知識中,張笑發現隻能用武力讓大宋士大夫們感受到,他們死抱著不放的,泱泱天朝文明上的致命弱點。

流球兵相府在一年多前就開始為打開大宋國門而進行了武力上的準備,當議事會把對大宋宣戰的綠燈打開後,三個戰爭規模不同的計劃就擺到了張笑的案頭。

以吳小乙為首的陸戰參軍司意見為主的計劃是,直接把大江以南的地區從宋帝國手中接管過來。由於這個計劃的戰爭規模太大,而且預期的利益並不能明顯的比戰爭的付出大,張笑相信議事會那裏肯定不會讚同。

林可為首的海戰參軍司的計劃在張笑看來比較合適,這個計劃送到他這裏時,張笑就驚異的發現林可他們選擇了七百年後英法聯軍的策略。

最關鍵的是這個計劃動用的兵力不多,以海戰參軍司兩洋水師和兩個水師陸戰兵兵團為主,輔以一個步戰兵團。從遼東抽調的兵力也隻有一個水師陸戰兵團,並不會對遼東這個重要地區的防務有太多的影響。而這一點也是張笑決心采用這個計劃的最大原因,現在的遼東已經是這個國家的重中之重,因為張笑認定,遼東的原始工業化產生的影響會比流球單純的原始商業社會對這個國家更重要。

最後一個計劃因為規模太小,過於謹慎而沒能讓張笑相信執行這個計劃,會讓驕傲的天朝士大夫們老老實實的坐到談判桌上來。

執掌流球國相府禮賓司的古米其接到了前往汴京斥責大宋官府草菅人命的重任,當然這一次他不需要費力和大宋朝廷達成什麼共識。張笑對這次外交活動製定了一個讓對方無法接受的要價,不但由大宋朝廷賠償流球商人們的經濟損失,而且對每個流球商人的性命開出了十萬兩白銀的天價,並特意用羞辱的方式提出各種賠償不要大宋質地殘次不一的製錢。

古米其來到邊境後的遭遇,沒有出乎張笑的意外。大宋朝廷斷然拒絕了流球的無理要求,並明確指出了流球走私商人觸犯大宋法律的事實。而古米其那張斤斤計較的市儈嘴臉,也使他沒有找到可以為流球的利益代言的官員。

而使用流球商品進行大肆走私牟利的官員們,在皇帝下旨對呂誨的工作予以肯定後,各個都在這件事上躲了起來,並為了表明自己忠於皇帝的態度,反而紛紛上書要求以更嚴厲的態度對海外的走私進行查處。

1066年的五月初,古米其在汴京的外交努力失敗了。他在談判破裂後,發出了讓大宋帝國朝廷感到一絲恐懼的戰爭威脅。當然,大多數士大夫官員們對這個屬國的戰爭威脅並不在意,他們並不認為幾個微不足道的,商人的性命會讓流球敢於冒險和大宋完全切斷經濟聯係。

從流球傳來的消息似乎也證實了這些樂觀派的想法,流球郡王的小妾為他生了一個小郡主。這個時候的流球百姓,似乎正沉浸在為這個女孩祈福的狀態中,戰爭的陰影在流球並沒有顯示出來,他們樂觀的預計古米其隻是為了增加談判的籌碼而發出了這個戰爭威脅。

但呂惠卿從流球寫來的密信,讓大宋朝廷高層感到了張笑的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