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少林的惠法大師對聘他為流球聯合書院體術總指導的邀請,不知道該怎麼回應。他是兩年前受張笑的邀請來的流球,本以為是在流球弘揚佛法;可到了後才發現是教兵士們習武強身。少林高僧自然不願意在流球舍本逐末,但張笑也早有準備;他告訴惠法:隻要他能派幾個弟子給兵士們傳授些強身健體的套路,自己願意在流球為他建一座少林寺;在這個誘惑下,惠法答應了張笑的要求。這次聯合書院的邀請讓他感到非常榮幸 ,可“一個出家人不恭身禮佛而在塵世中獨享尊榮”的固有想法又讓他無法馬上答應這個邀請。
說服惠法的是王之浩,在流球的相似境遇讓倆人的關係很密切。王之浩的理由是:雖然郡王求的才並非你我所學之本,可這培養後人的事,我們又怎麼能不做呢?隻要有一個真正的學生,你我就可以不愧本心了。再說教學生些強身健體之術也是你佛家的一大功德,又何必躊躇於身外流言。
聯合書院的開學典禮設計的很隆重,這個儀式的總策劃是一個從大宋來的禮儀專家;他在流球立國大典結束後沒有和同伴一起回去,流球欣欣向榮的氣象讓他感覺這裏會有他很大的機會。他的禮儀知識很快就有了用武之地,議事會給了他很高的薪水聘他在國相府擔任了禮儀指導。
張笑在聯合書院開學典禮上的致辭很簡短,他對於這些站在書院廣場中的學生,有比這個時代任何人更多的了解;他可不想讓自己成為這些學生心裏詛咒的對象。而且他也沒有時間在開學典禮上投入更多的精力了,對交趾的戰爭他將作為總指揮王架親征。
想出這個主意的隻能是參政議政踴躍的王之浩會員。他以郡王練兵有方、在扶桑的指揮就堪稱完美;而無論林可和吳小乙都不過是兵相府的兵種指揮使,這次征交趾事關重大,兩個兵種之間的協調尤為重要等理由讓議事會的大多數會員認可他的提議。
張笑看到議事會的會員們附和了王之浩的提議,心裏不由大罵王之浩多事。他可知道自己沒有任何軍事指揮的經驗,也從沒發現身上有這方麵的天賦。另外流球水師和保安團的計劃他看完後認為很完善,而自己去,除了給前線指揮官帶來心理壓力外,他實在看不出有什麼太大的好處。但張笑又不願意去否決議事會的決定,因為他一直都在盡量培養這些會員們執掌國家的自信。
在流球聯合書院招生入學的同時,流球對交趾的討伐行動正式展開了。已經和流球水師合練了一個多月的五千保安團主力乘坐著流球海運的商船先到了瓊崖南部。在這裏有以前張記和後來的聯合商社設立的一個補給點。
而張笑作為總指揮在聯合書院的開學典禮後來到了這裏,林可和吳小乙倆人感到奇怪的是張笑來到這裏之後就一直托病不出;給他們的命令隻有一句:除了告訴我最後的結果,別的就不要來打擾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