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夜石磊睡的不是很踏實,之前開便利店隻不過花了一萬多塊錢,此店如果開起來起碼要四五萬,而且還有借的錢,究竟能不能做出來?還有等到明天店麵會不會被別人租去了,自己做事情是不是太猶豫了?第二日八點多石磊和小婉就去了那裏等著,通了兩三次電話後,快十一點那手抓餅公司的的老板才到,找不到地方,石磊又去標誌性的建築物那裏接他。
此人姓李,開著一輛依維柯汽車來龍城送貨,個子不高很敦實,四十幾歲的樣子,笑起來滿臉的褶子,夾著個公文包動作很快,眼睛快、語言快、步幅快,簡直就像機器人一樣,他在與時間賽跑,因為在他眼裏才真正時間就是金錢,後來聽說他本是公務員下海做這個,幾年時間已經身價過千萬!跟李總走在一起,仿佛就是上戰場的節奏。到了店麵那裏看了一下,李總又詢問了一下租金,然後給出了一個否定的答案。他說這兒雖然人流量不小,但都是過路的人,並不是逛街的人流,而且房租也不便宜,到時候做起來有壓力,讓石磊到其他地方再找找,以後再聯係,他還有很多事情就先走了。
匆匆的幾分鍾時間就否定了石磊費很大力氣才找到的店麵,自然讓他比較失落,更氣憤還要數房東,眼看要到手的錢結果黃了,自是要罵李總不懂什麼,讓他們再看看,這市口真的不錯。石磊和小婉當然不會一意孤行,人家總代理都說不行了,那就算了吧。雖然有些失望,但也不能去瞎冒險,而且覺得李總這人不錯,不是那種唯利是圖的人,因為他隻要說行,那麼六千塊錢加盟費就會一分不少的給他,以後行與不行哪都是後話了。這樣一來更堅定了石磊的信念,認為這不是什麼不靠譜的事情,人家是挺負責的商家。沒有店麵繼續找嘍,再難也會有找到的時候!
不願輕易放棄的石磊繼續尋找店麵,正如李總所言,年前年後轉讓或出租店麵的地方比較多,所以他要抓住這個機會。兩天後,石磊騎著電瓶車轉到了城東,這是一個老社區,房子大都是八十年代所建,所以顯得比較破舊,但人流量的確很大。這一片最熱鬧的地方當數東門菜場附近,學校、企業、銀行、溜冰場、社區醫院等等,儼然是一個小城鎮一般。由於都是些沒有改造的老房子,所以路也都比較的狹窄,騎電瓶車根本沒有辦法順利的通行,石磊不得不找了地方鎖好車子,步行去看看。
在東門菜場的西邊有一條小街,名叫“光彩一條街”,是九七年那會兒為了解決下崗失業人員所建,當初這樣的小街每個社區都有,隻是大部分都已拆除,這裏從未改造過,所以才會保留下來。街長不過七八百米,寬不過五六米,自然形成步行街,因為車子根本無法通行,甚是擁擠熱鬧。有水果店、飾品店、照相館、床上用品店、鞋店、炒貨店等等,主要的還是服裝店居多,大概占了有一半,因為菜場的樓市本是一個服裝城,後來沒有繁盛起來,但還是有一定的市場需求。石磊跟在摩肩接踵的人群後麵,好不容易轉了一圈,也許是因早高峰時段的原因吧。讓石磊高興的不僅是這裏人很多,而且附近沒有賣手抓餅的店,更重要的是還有兩家掛著店麵轉讓的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