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妃或是擔心皇帝,或是擔心自己。唯有懿貴妃擔心的要比旁人多的多,她擔心著“鉤弋故事”,擔心著兒子繼位的麻煩,擔心著掌權的肅順,這個時候縱然傷心萬分,也得冷靜地著手應對。
最讓懿貴妃擔心,自然還是肅順。肅順現在兼任正黃旗領侍衛內大臣,這可是掌管了宮廷內侍衛的官職,整個宮廷都盡在肅順的掌握之中,若是皇上駕崩,他可是能一手遮天的。這肅順,不也是姓愛新覺羅的嘛。
皇帝雖然肺痛的不得了,可腦子還算清醒。他深刻的明白,這個時候,他必須留下點旨意出來,否則,天下就大亂了。其實天下本來就大亂了,隻是皇帝懼怕,懼怕熱河要出了亂子後,奕訢就直接順理成章的在北京登基。
繼承大統的一定是大阿哥,這件事毋庸置疑。隻是年幼的大阿哥該如何托付,這太讓皇帝為難了。肅順縱然頗得皇帝信賴,但是皇帝清楚肅順的性子,讓他造反他絕對不敢,但是要是挾天子以令諸侯,他肅順還真敢幹。
康熙朝鼇拜專權的事情,皇帝沒有忘記,所以在考慮顧命大臣的人員時,也格外慎重。當年四個輔政大臣內鬥洶湧,鼇拜擅權,所以皇帝首先考慮的,就是要多任命幾個人,四個遠遠不夠,人一多,就不會出現那種一家獨大場麵。
肅順肯定是要任命的,他這些年的功勞皇帝看在眼裏記在心裏。載垣和端華畢竟是兩朝元老,並且是宗室親王,輔佐政務也是名正言順。
而杜翰是皇帝恩師杜受田的兒子,杜受田的舊情皇帝沒忘,這些年處處提拔杜翰。杜氏一門出過不少才學之人,皇帝對杜翰也非常放心,至少杜翰念著這多年的情分,也得好好幫著年幼的載淳。
可這四人關係過於親近,皇帝心中不免有些擔心,所以準備加上軍機大臣匡源。匡源數次與肅順政見不合,在通州和談之前,一力反對木蘭秋獮,不惜與肅順當場起爭執。對於匡源,皇帝遠沒有對肅順他們那樣信任,可是皇帝另有深意,他知道,任命了匡源,至少能打壓肅順的氣焰。
思來想去,也才五人罷了。皇帝覺得頭痛,不再繼續思考這朝政上的事情。皇帝吐血後,皇後就一直守在皇帝身邊伺候,寸步不離。懿貴妃本來也想在禦前守著,這樣能抓住一切說話的機會,可皇帝下了口諭,後妃沒有帝後旨意,不能來侍疾。
皇帝在病床上琢磨,肅順在府上也琢磨,不僅他一個在琢磨,杜翰,端華,載垣還有焦佑瀛都在他府上琢磨。
“我說老六啊?”端華發話道,“這事急不得,咱們總不能硬跟皇上說,讓他任命咱們吧。”
“六叔,”載垣看著肅順道:“咱們與其在這揣摩聖意,還不如想個法子把這名單定下來。”
杜翰在旁邊聽了一會,直到載垣說完,才道:“可這顧命大臣之事,從沒有臣下擬呈之例啊!”
肅順擺了擺手道:“咱們先定那些人能上,再想法子怎麼勸皇上吧。”
焦佑瀛有點急功急利,剛提為軍機大臣不到一年的他,看到這個能充當顧命大臣的機會,一點都不想放開,插嘴道:“幹脆就說讓全班軍機大臣一同輔政得了。”
“可那匡源?”肅順顯然對這個與自己幾次意見相左的人有些防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