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鹹豐駕崩(三)(2 / 2)

懿貴妃和麗妃在一旁也紅了眼圈,可她們知道,不能再惹皇帝傷心了。說完了家事,皇帝就提起了國事。

“如今朝廷缺人,”皇帝看了一下皇後,又轉向懿貴妃,皇帝心裏清楚,對於朝政的事情,懿貴妃顯然要比皇後懂得多,“今後得提拔一些人上來,這幾年剿匪,外官戰死的,犯軍法的不是少數,很多職缺都可外放。”

懿貴妃知道皇帝這是在交代後事,便想借機探探皇帝的口風,了解下皇帝關於肅順和奕訢的安排。可是皇後和麗妃都在場,懿貴妃實在不好開口,隻轉了個彎子問道:“對了,大阿哥的師傅如今隻有一位,皇上可有安排。”

皇帝微微點頭道:“一位師傅的確太少,不過皇子的師傅定要細細選擇才行。才學固然重要,但人品更不能忽視。”

皇後接話道:“是啊,作為老師,官品一定要好。”

“當年廢太子胤礽不堪大任,聖祖請來了理學家大家湯斌來輔佐,然而廢太子積習已久,縱然湯斌苦口婆心,廢太子仍然鑄成大錯。”皇帝頓了頓道,“今後給大阿哥請個師傅,還得趁早啊。”

“湯文正公的故事,奴才聽人說過,”懿貴妃對皇帝道,“不知道如今還能不能找到那樣好的儒學大家了。”

“原先倒有一些舊臣。”皇帝頓了頓,最終還是沒說下去。倒不是皇帝心中沒有人選,而是他不願意讓懿貴妃知道過多,“算了,改日再說吧,你們跪安吧。”

“皇後,你留下來再陪朕一會吧。”皇帝的眼神,似乎像孩童哀求一般。皇後自然答應。懿貴妃走前,向皇後微微點一了下頭,皇後明白懿貴妃的意思,也向她眨眼示意。

麗妃和懿貴妃出門就看到在院子裏站著的肅順。後妃本不應沒什麼機會外臣相見,可萬萬沒想到兩人在這裏碰了個正著。

“肅中堂,”懿貴妃三分像笑,七分像要殺人,“怎麼您一大早就來伺候了,難不成是怕漏聽了什麼事兒嗎?”

“為皇上分憂是奴才的本分,”肅順向二人行禮後,又道,“奴才一向恪守本分,不像旁人,總愛聽些不該聽的事兒。”

這話明白著是衝著懿貴妃,懿貴妃咬了咬嘴唇,瞪了肅順一眼,急匆匆地拉著麗妃快速離開煙波致爽殿。

皇後親自伺候皇帝服藥,皇帝喝了一口藥著實覺得苦,就讓皇後擱在一邊。

皇後勸慰道,“妾身沒讀過什麼書,除了宮裏的那些匾額,也不認得什麼字。但是也知道那句‘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

“難道皇後是想‘忠言逆耳’,”皇帝搓著皇後的手道,“就把‘忠言’說來聽聽吧。”

皇後起身看了一眼窗外,肅順果然在院中守著。皇後道:“這肅中堂雖說是忠心耿耿,但是他能管得事情,是否也太多了。”

雖然皇後說的委婉,但是皇帝明白皇後的意思,說道:“肅順雖然有點跋扈,但是這麼多年他也盡心盡力的,朝中一時也缺不了他。就比如曾國藩他們,也是肅順一力推舉的。”

“這個自然,肅中堂的能力和手腕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凡事也不能不講規矩,我看他有點兒桀驁不馴。”皇後衝著皇帝笑了一笑,皇後很少插手政務,更不會在皇帝麵前說朝臣的是非。

但是最近的事兒,讓皇後不得不提防,每天總有些小太監在不遠不近的地方鬼鬼祟祟著她和懿貴妃。再加上之前曹氏的事情,以及懿貴妃跟她提起的,肅順幾次針對奕訢的事兒,皇後對肅順的跋扈和專權也有些不滿。

皇帝安慰皇後道:“皇後不必擔心,肅順除了對朕忠心外,對你也一直挺尊敬的。咱們來熱河後,什麼都缺,他身為總管內務大臣,可一樣都沒少了你的。”

皇後停頓了下,轉了話題道:“那六爺呢,咱們來了這邊後,皇上也沒召見過他。說實話,妾身還挺感激六爺的,若是沒他應付洋人,恐怕後果不堪設想。”

皇帝臉色一青,又很快平靜下來,用低沉的聲音問道:“皇後今兒怎麼對朝廷的事兒那麼關心,是不是懿貴妃教你問的。”

皇後心裏一慌,被皇帝緊緊握著的手不禁顫抖了一下。皇帝見皇後害怕,安慰道:“朕不是怪你,這裏沒有外人,隻是咱們夫妻說私房話罷了。”

皇帝言辭溫和,皇後輕輕點頭道:“妾身的確之前和貴妃商量過,皇上最近病著,妾身和貴妃有點擔心肅順攬權。”

“懿貴妃啊,說好聽點就是機敏,說不好聽的就是狡黠,”皇帝臉上的神情也不知是笑還是嫌棄,“她平時挺有主意的,也有些見識。皇後有事確實可以多讓她幫著,不過,她心思比較重,有時候朕也覺得她身上有股子狠勁。有什麼事情,還是得由皇後主持大局。”

皇後笑笑道:“懿貴妃向來尊敬我,宮裏的大小事務都是我們一起商量的。”

“至於老六,”皇帝沉默了一會,才說道,“朕今後自有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