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政變之前(二)(2 / 2)

安德海奉承道:“還是懿主兒英明,隻是奴才不知,您準備怎麼把這根刺給紮回去。”

“自打來了熱河,人手遠不如宮裏那樣多,”懿貴妃撫摸了一下鬢發,對安德海道,“待會備份禮物送給婉嬪,再跟她借用小李子,讓他每天過來給我梳梳頭。你再去打聽打聽,那個小李子是什麼來頭,家裏還有什麼人。我倒要看看這小子到底有多麼忠於他主子。”

婉嬪一向隨性,既然懿貴妃開了口,自然應承下來。於是每天清早,李進喜就從婉嬪住的永恬居到懿貴妃住的頤誌堂磕頭,然後為懿貴妃梳頭,再回去當差。

李進喜頭發梳的好,懿貴妃也多有打賞。平時無事的時候,懿貴妃也毫無架子,跟宮女太監們也時常說笑,這與婉嬪宮中的安安靜靜大有不同。幾天下來,二人之間還真有了兩分主仆之誼。

這日,李進喜剛梳完頭,懿貴妃就開口道:“聽說你和小安子是同鄉?”

“安叔是直隸是南皮人,奴才是順天府大城縣人,離得不遠。”李進喜恭恭敬敬的回答著,禮數十分的周全。

懿貴妃自己拿著耳墜子在耳邊比劃,隨口道:“順天府那裏,好像是在鬧水災是吧。”

李進喜道:“回懿主兒的話,確實如此。”

“家裏可還好嗎?”懿貴妃看著鏡中略有愁容的李進喜道,“聽說今年水災鬧的挺凶的。”

李進喜畢竟年紀小,不過十五歲,紅著眼圈道:“奴才娘親托同鄉捎來話了,說祖母狀況不好,兄弟幾個也四處要飯。”

“把那玉簪子拿來。”懿貴妃對著鏡子調整著頭上的簪花,李進喜從盒中取出簪子,正要為懿貴妃帶上,懿貴妃卻道,“我是讓你收著,這個賞給你了,快給家裏換點糧食吧。”

李進喜驚訝地看著鏡中的懿貴妃,過了兩秒才慌忙跪下磕頭道:“奴才,奴才不敢收貴妃恩典。”

“你既然知道這是貴妃恩典,那你還敢拒絕。”懿貴妃看著跪在地上的李進喜,又對邊上的秋楓使了個眼色,秋楓立刻把李進喜給扶了起來。

李進喜擦了一下眼角的淚花,感激道:“奴才謝懿主兒恩典,奴才當牛做馬也要報答您。”

“既然當牛做馬都要報答我,”懿貴妃臉色霎變,冷冷道,“那你就告訴我,你究竟受誰指使,先是假借恭王府之名報信,然後又跟蹤我宮裏的人。究竟安得什麼心。”

李進喜慌得撲通跪下,原來懿貴妃早就知道他的來曆,隻得從實招認:“奴才原先是鄭親王府的人,被鄭親王送到宮裏來。那天是鄭王爺的兄弟肅中堂跟我說,讓我跟您報個信,讓我說是自己恭王府的人,前幾天也是鄭王爺讓我盯著安叔,讓我告訴他安叔去哪個府上拜訪。”

“真是個忠心的奴才,”懿貴妃不緊不慢地從抽屜裏拿出一封信出來,扔到了李進喜的麵前,“把這封信送到朱學勤朱大人的府上,要是辦好了,我自然會放你一條生路,若是你辦不妥,這宮裏少了一個太監也不是一件什麼大不了的事兒。”

李進喜用顫抖地手把信封撿起來,然後磕頭道:“奴才粉身碎骨,也會把貴妃交代的事情辦好。”

“跪安吧,”懿貴妃在秋楓的攙扶下起身,又扭頭對李進喜道,“記得帶上我賞你的簪子,不把家人安頓好,又怎麼能用心辦差呢。”

懿貴妃恩威並施的一番嚇唬,李進喜徹底怕了。幾年前為了躲避家中田產的爭執,李進喜隨著父母進京討生活,小小年紀就在皮硝店裏幹活。本來生活好不容易有了點起色,趕上朝廷發行“寶鈔”和“當十大錢”,底層商賈受此衝擊多數破產,李家也在其中。

家裏破產又欠債,母親重病離世,父親也一身傷病。李進喜這才被家人送去做太監討生活,在鄭親王府裏麵因為機靈聽話,倒也還被端華重視了一年,接著就被端華送進宮裏當耳目。

李進喜越想越覺得自己命苦,為了鄭親王冒了多少次險,可是一點好處都沒撈到。雖然懿貴妃也不一定是個靠得住的主子,但是李進喜明白,若是自己現在不順著懿貴妃的意思,恐怕是會丟了性命的。李進喜心一橫,反正鄭親王對自己也沒多大的恩,倒不如反水,倒向懿貴妃,說不定還能掙個出路。

秋楓一時好奇,大膽的問懿貴妃道:“您不怕那個小李子把信交到鄭王爺那嗎?”

“不怕,”懿貴妃自信道,“因為他要是把信交給了鄭親王,鄭親王隻會殺了他滅口。”

秋楓驚訝道:“這是為何?”

“因為信封裏麵隻有一張白紙,”懿貴妃冷笑道,“朱學勤能看懂,鄭親王看不懂,並且會覺得小李子身份暴露,留他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