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科考大案(六)(2 / 2)

往常菜市口看殺人,隻有販夫走卒,但這天有柏葰這個一品大員在場,又是因為科場舞弊之案,連諸多學子秀才也出來看熱鬧。那群酸秀才擠不到人群最前麵去,也不願意受那份罪,就在菜市口邊上的茶樓的二樓聚集,遠遠的看著七人問斬。

這些個書生秀才,有些個懂寫個趣聞的,就繪聲繪色的跟眾人說起從前康熙年間和順治年間考場舞弊的案子來。

“這順治爺時候的丁酉年,順天鄉試也出現過科場案。幾位考官為了貪財納賄,公然在考場內互相翻看試卷,最後竟然按照禮送的多少來定名次。發榜之後,一時間百姓議論紛紛,考生集體到文曲星廟去哭廟示威。”說故事的秀才喝了口茶,又道“結果順治爺聞奏大怒,立即令都察院會審,發現受賄屬實。於是,順治帝下旨,將那舞弊之人和受賄考官全部處斬,又是抄家,又是流放親族。這才定下來科場犯案一律處死的規矩。”

“那康熙爺時候呢?”

秀才一挑眉,神秘道:“康熙年間就不同了,那是發生在江南貢院,那是辛卯年的江南鄉試,後發榜,中舉者多為揚州鹽商子弟。這科舉考試竟然成了鹽商謀官,這一下又觸怒了眾多學子。”

邊上一小二插嘴道:“是不是又去文曲星廟哭去了。”

秀才笑道:“是找個了廟,可不是文曲星廟。”

眾人異口同聲道:“那是什麼廟?”

“財神廟啊,”秀才戲虐地笑道,“文曲星不管事,可不就得求趙公明咯。”

眾人哈哈一笑又道:“快說,然後又怎麼樣了。”

“然後有學生將那財神趙公明的神像給抬到了府學裏頭,又送上一副對聯‘左丘明兩眼無珠,趙子龍一身是膽’說的就是江南鄉試主考官左必蕃和同考官趙晉。趙晉貪汙受賄,搞得科場是烏煙瘴氣,最後康熙爺把他斬殺,左必蕃並未受賄所以判了個流放。”

不知是誰插了句嘴:“那這麼一說,柏中堂最後也就是流放了。”

“那可說不準,”秀才又喝了一口茶,“按理說聖旨應該就馬上要頒布了。”

就在這時,菜市口擁擠的人群忽然出現一陣騷動,很快就被官兵分成兩部分,從中間空出一條路出來。一輛馬車沿著這條路駛了過來,車夫剛一停下,簾子就被掀了起來,首先下車的是肅順。見到柏葰後,肅順對柏葰作揖問好,柏葰心裏的石頭沉下去一半,可接下來下車的趙光卻一臉不忍躲閃著柏葰的目光。柏葰心裏犯了嘀咕,這是什麼意思?

肅順清了清嗓子,從袖管裏頭掏出聖旨道:“奉皇上旨意,考場之案所牽連者,程炳采,羅鴻繹,李鶴齡,浦安,柏葰斬立決。”

圍觀的人群相顧失色,趙石柱也嚇了一大跳。剛取來包袱的柏葰兒子一下昏倒在了邢台邊上。剛才還口出惡言的柏葰仿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怔怔地看著肅順。

肅順趾高氣昂地看著柏葰,可又裝作一副關心備至的語氣問道:“柏中堂,您還有什麼遺言要我帶給皇上的嗎?”

柏葰回過神來,竟然老淚縱橫道:“肅順,你就這麼想讓我死嗎?”

肅順道:“旨是皇上下的,不是我讓您死,是皇上想讓您死,因為你觸犯了祖宗家法,您必須死。”

柏葰不甘心這樣赴死,又道:“但是是你在皇上麵前進讒言的,皇上本不想殺我的。”

肅順囂張的笑道:“皇上仁厚,的確不忍心殺你。的確是我主張殺你,可我用大清祖製殺你,名正言順,你死有餘辜。”

柏葰無言,如同石化了一般,僵在那裏。肅順捋了一把胡子,對堂官道:“找個手藝好的伺候柏中堂,讓他死個痛快。”

堂官也被嚇得不輕,忙對趙石柱道:“你,就你動手吧。”

一旁的浦安嘿嘿大笑道:“好啊好啊,殺的好啊,在皇上眼裏你我本就是一丘之貉,你想獨善其身,可皇上不許啊。柏中堂,咱們黃泉路上見。”

肅順雖然主張殺柏葰,可及其看不起浦安這樣的小人,對趙石柱道:“先把他殺了,再伺候柏中堂。”

趙石柱回過神來,把浦安一腳踹道木墩上,提起刀來道:“翰林大學士,這可不怨我啊。”話音剛落,浦安的腦袋咕嚕嚕地就滾到了地上。這是柏葰的吩咐,讓浦安身首異處。

趙石柱又走到柏葰麵前,想到方才兩人還在一起說笑,心中有些不忍,輕聲道:“委屈柏中堂,把您的腦袋靠在木墩上。小人的手藝您放心,保證您跪下的時候一點都不疼。”

柏葰木訥地將頭靠在木墩上,閉上雙目,淚水從縫隙中不斷的流出,柏葰的兒子剛被喊醒,跪在一旁,哭得力竭聲嘶,這摧肝裂膽的景象,簡直不忍矚目。可差事還得辦啊,趙石柱一咬牙,“嘩”地一刀正正好,“藕斷絲連”,給柏葰留了個“全屍”。趙石柱這才鬆了口氣,沒有辱沒師父交的好手藝,給了柏葰一個痛快和體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