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攻心(3 / 3)

讚許幾句,趙憶叢又問:“對那些已經投降的城池你是如何安排的,聽說你屬下的部隊並沒有減少,也就是是說並沒分兵駐守,那麼你是如何保證對那些地方實現有效的統治並保證不會出現反複呢?”

“南詔雖然疆域不大,可是大小也有數十城,如果每座城都要派兵駐紮的話我光州軍就會被攤薄兵力,到那時不但無法保持對他們的強大威懾力,反而可能被各個擊破,因此我覺得在沒有完全使他們臣服的時候冒然采取分兵駐守的方式可能會產生不利的連鎖反應。”

說到此處,徐之誥偷偷的看了趙憶叢一眼,見他很認真的在聽不由心中一定,更加自信了:“我注意到除了正統的南詔人其他各族對我軍並沒有有太大的敵意,對他們來說能隻要能維持現在的生活就可以了。而且南詔的城池裏大多是各族混雜居住,漢人的比例相當大具有很強的實力。因此我每占領一個城市首先要做的就是從當地比較有威望又對我軍沒有敵意的人中間選出一個城守,我軍隻給予一些糧草軍械的支持,其餘全由他們自己負責。”

停頓片刻,徐之誥最後說道:“先利用我軍強大的力量對敢於反叛的人施以雷霆一擊,保持長久的威懾力,然後再把所有城守的家眷都安置到曲靖統一看管,有此兩點足以使他們不能反也不敢反了。”

“很好,確實很好。”趙憶叢連連讚許,如果單從對付義軍的計謀上看,徐之誥雖然手段多變善用奇謀而已但終究還是局限在戰場上。而從對被占領城池的處置以及城守的任命上才能看出徐之誥目光已經不局限在某個戰場上了。此刻他的思維終於從戰場中間解放出來,學會用全局的眼光看問題。這才是趙憶叢最看重的事情,此刻的徐之誥已經足為一方之主,看來成都統帥的人選可以確定了。

徐之誥當然不知道自己已經被內定為成都的統帥,靜了片刻又道:“我軍在外已久,雖然士氣仍然不錯,不過士兵們都很想念家鄉,期望早日結束戰爭可以回去呢?花無顏現在已經無法改變回到南詔麵對我軍的命運,是不思可以早點把太和城拿下來了?”

“這點我當然知道,我也知道此刻的太和城已經脆弱的不堪一擊,不過我是不會自己去占領它的,我要的是他們自己出城請降。”微笑著注視著徐之誥又道:“攻占太和城和太和城上下主動出城請降雖然表麵上看結果都是一樣的,可是帶來的效果卻絕對不同,這中間的道理你明白麼?”

徐之誥思索片刻不由眼睛一亮:“我明白了,如果由我軍主動進攻拿下太和城,那隻代表他們力有不如而已,並不代表內心已經臣服,反之如果由他們自己出來投降,那就說明他們已經沒有了反念內力已經認命了。”拍了一下腦袋懊惱的說道:“這與正麵戰勝花無顏打擊南詔人信心的道理其實是一樣的,我怎麼就沒想到呢!”

“兩軍相爭攻心為上,打敗一個人容易,打掉一個人的信心和勇氣就比較難了。不過既然我們不是打完就走而是要在這裏落腳,那就不能放棄任何可以打擊他們的機會。”

靜了片刻,徐之誥悠然說道:“太和城投降再加上花無顏的失敗,足以讓所有南詔人死心了吧!帶給他們信心的人都被我們擊敗了,他們還有什麼依仗可以和我軍抗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