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針鋒 下(3 / 3)

侯海濤神色不變,淡然道:“我一個文弱書生又沒有趙兄你的才幹,隻好托庇於人以求立些功名,你就不要再羞辱我了。”

看來他還是以身為仇士良的義子為恥的,趙憶叢正色道:“英雄莫問出處,世人看重的隻是結果,侯兄也不必以此為意。”隨口問道:“上次你去見李青的時候,我恰巧有事離開了以至緣吝一麵,不知她們是否安好?”

提起李青,侯海濤露出微笑:“她們都很好,而且還總是說起你呢?等我有些成就就迎娶她過門,那時咱們的關係就更近一步了。”趙憶叢連忙道喜,心裏卻有點酸澀的感覺,雖說自己並不是鍾情於李青,可是眼看著一個美女就要屬於他人心裏卻還是悵然若失,很不痛快。

回驛館的路上,見徐之誥神色抑鬱有些不快,就問他為什麼。

一向不太露出情感的徐之誥憤慨地說道:“天下大亂,人們處於水深火熱之中。四處盜賊蜂起,眼看著國將不國,這些高官卻依然是奢靡荒淫,看到這些我有些為那些寄希望於他們的百姓難過。”

“為政之道首在愛民,關心百姓的疾苦,這樣才能保持社會安定。不論是誰殘民以虐都難以長久,百姓的忍耐也是有限度的,現在那些被稱為盜賊的人大部分都是走投無路的百姓而已。雖然有嚴刑竣法,可是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呢!”歎了口氣,趙憶叢接著說道:“我記得太宗皇帝有一次與大臣們討論盜賊的問題。有人建議使用嚴刑來治理盜賊的時候,他說:百姓之所以去做盜賊,是由於賦役繁重,官吏貪贓。隻要杜絕奢侈,減輕賦役,選用廉吏,使百姓衣食有餘,就自然不會有盜賊了。太宗那樣說也是那樣做的,所以會出現天下太平的景象啊。”微笑著看了一眼又道:“難道你現在還寄希望於現在這群官員身上麼?”

搖了搖頭,徐之誥道:“我還沒有那麼天真呢?”認真的看了他一眼又道:“我相信如果有一天你處於太宗的位置上一定不會比他差。”

“有太多人有能力做那個位置了,可是卻隻能讓那樣無能的人坐在上麵。”趙憶叢話題一轉突然問道:“你認為今天看到的侯海濤是什麼樣的人?”

徐之誥思索片刻道:“看他的言語和行事覺得這個人心機深沉,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甚至有些急功近利,你為什麼想起為這個?”

趙憶叢故做高深的一笑,轉身就走。

談話間已經回到了驛站,陽城等人正在談著什麼,興致很高的樣子。

趙憶叢問:“你們談什麼呢,這麼高興,今天出去有什麼收獲嗎?”

陽城喜道:“我和劉晏去見了幾個父親舊日的同僚,他們並沒有什麼新鮮的東西,情勢和我們所料想的差不多。我們高興的是你們的名氣大的驚人,長安的大街小巷幾乎都在談論你的名字,消息傳的如此之廣如此之細實在是超乎想象,現在你的風頭真是一時無兩啊。”

知道他是為自己有這麼大的強大影響力而高興,趙憶叢卻很是疑慮。此事實在有些蹊蹺,長安與蔡州相距千裏除非有人刻意的傳播渲染,否則很難達到這種程度。

見劉晏一付沉思的樣子就問他有什麼看法。劉晏斷然道:“我可以確定一定有人在暗中幫助咱們,公子你可能想到會是什麼人嗎?”

說到有人暗中相助,首先想到的就是太平道,也隻有太平道會幫助自己。再望向蘇玄明,就更確定可自己的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