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過客 上(2 / 2)

不一會,陽城走了進來,剛要說話,趙憶叢指著桌上的書信讓他看。陽城看過歎道:“好大的手筆呀!黃金萬兩,委以兵權,還要把自己才十三的女兒也嫁給你。他真是肯下血本。”趙憶叢苦笑道:“這並不奇怪,他和李將軍地勢相接,李將軍勢力強大對他有直接的威脅。我想以後還會有不少人來,你替我接見吧,不論什麼條件,一概回絕就是。這些人哪裏是在招攬咱們呢,這是在把咱們往絕路上逼呀!”

接下來的日子,每天仍是去各處軍營巡查,細心體會李朔的練兵之道。雖然知道在此地的時間不會長,兵馬總管也不過是有名無實。不過卻不想放過了解這個被稱為不敗軍神的人物的機會。這也許是自己唯一能夠了解他的機會了,盡管他可能在刻意隱藏,但總會有些蛛絲馬跡可尋。

遇到不懂的地方,趙憶叢就問隨行的人,這些下層的知他深受器重,又對他平定淮西的精彩戰役非常的佩服,無不有問必答。雖然他們知道的並不多,但是那些基本的東西已經足夠了。要知道這是趙憶叢人生裏第一次真正接觸這些事情,沒想到第一個老師就是李朔,這也算是一種幸運吧!

如是者將近一個月,了解的越深,對李朔的敬意也在加深。他行軍布陣的獨到之處,尤其是那種讓士兵誓死效忠的個人魅力讓人覺的非常可怕。隻要一聲令下,即使手無寸鐵的人也會追隨他上戰場為他流盡最後一滴血。在趙憶叢看來這簡直就是無敵的,一隻不怕死沒有恐懼的軍隊是難以戰勝的,除非你有著明顯高出很多的實力,但可能麼?誰敢說自己的實力比李朔更強。

這一天,陽城特意找到他擔心的說:“你聽到街麵上的流言了麼?現在都在傳你淮西一戰功高震主,回來後又對外四處聯絡,對內以察訪為名收攬人心,和李將軍鬧的很僵想要謀反呢?更有甚者說李西烈都已經接到命令要回來討伐你了。”

還真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呀,連這種理由都想的出來。趙憶叢歎氣道:“我才來多久啊,有什麼人能和我一道造反。可是瓜田李下難免會有嫌疑,而眾口鑠金,的確讓人有口難辯。”想到自己的劣跡中還有一條收買人心,更是不知所雲。

再一細問才知道起因竟是自己曾賞賜過一個管倉庫的小官劉晏。此人是前些天自己在軍營裏閑逛,走到倉庫時遇見的。當時見他把造船剩下的木屑都收了起來,又把造箭剩下的竹子都堆積起來,一時好奇就問他為什麼這麼做。劉晏回答說是因為冬天下雪後,大堂前的台階就會很滑,把木屑灑在上麵就不會有什麼阻礙了。而堆積起來的竹子可以做成釘子,組裝戰船時可以用到。雖然這並不是我的本分,可我喜歡不管什麼事都能做到未雨綢繆,防患於未然。”

見他舉止儒雅,氣度不同於一般人,而且顧慮深遠,麵對自己這樣的位高權重之人尚能侃侃而談。怎麼看也不像是做管倉庫小官的人,就問他原由。這才知道,他曾經中了進士,隻是在朝中苦等三年卻仍得不到任用,衣食都難以為繼。隻好回家中和母親一同生活。最近母親染上了重病,無奈之下隻好向李朔自薦,最後就被派到了這裏。

憐惜他的才能,又覺得境遇可歎,趙憶叢就掏出一些銀兩給他。想不到此事竟能惹來這麼大的非議,流言確有三人成虎之效。但是此事顯然是有人在暗中推波助瀾,如果沒人別有用心的傳播,絕對達不到這種效果。很可能就是最近總來拉攏自己的那些人做的,這也算是離間計吧,偏有讓你無法辯駁,越辯越黑。想到這裏趙憶叢問最近都有什麼人來過。

這些日子可是把陽城忙壞了,聽他問起忙說道:“那可不少,有淮南節度使杜琮、魏博節度使田承嗣,劍南節度使陳敬宣等人的使者。即使嚴詞拒絕了也不死心,擺出一付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架勢,弄的我們這裏整天門庭若市,想不惹人注意都難。”

“他們這是成心要咱們好看。如此一來李朔怎能一無所聞,到今天仍舊忍而不發也算是仁至意盡了。”趙憶叢也隻能苦笑而已。陽城又說道:“對了,張全義也派人來卞州祝賀李朔受封涼國公,順便還給你帶來了張蘊給你的一封信。”

看了看,也無非是些好久不見有些想念,恭喜一戰成名之類的場麵話。張全義更加老辣些,傷人於無形啊。趙憶叢歎道:“也許是咱們主動向人家請辭的時候了,李朔早晚有忍不住的時候,被趕走可就不好看了。”

這幾天也不出門了,安心在府裏等待,果然很快管家李文就帶來了李朔邀請他過府議事的消息。趙憶叢一笑,心想還是忍不住了。回頭囑咐陽城去告訴眾人收拾行裝,做好離開這裏的準備。陽城點點,低聲說道“你要小心,李塑很可能會對你下手,我去通知蘇玄明他們一聲。”

趙憶叢示意不必了,如果真要對付自己,那點人能有什麼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