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找到了沒?”林雙兒眨巴著大眼睛看著父親,好奇地問道。
“算是一個嚐試吧,你們都知道,對於一名作手來說,本金就是他的生命。”
張元一和林雙兒都點點頭。
“所以,我在反思嚐試的過程中呢,把所有的本金平均分為四份,一份留作生活支出,以保障基本的生活開支;第二份呢,用來做股市投機,另外兩份用來投資有穩定正收益的產品,比如說定期存款或者買國債。”
“一旦用來投機的那份四分之一資金虧損超過25%,則終止投資,休整反思。待休整反思好了,則把投資固定收益的一半資金,也就是原來總資金的四分之一並入期貨賬戶,繼續進行股市投資。如果該賬戶盈利,一旦賬戶總資金達到原來總資產一半的時候,則拿出原始資金的一半,也就是繼續維持總資產四分之一做股市投資的原始狀態。如果這個賬戶又出現虧損了,則依然執行虧損25%即終止投機的原則。以此類推,直到你的本金徹底輸完。這就是我的股市投資四分之一製度。”
張元一仔細的聽著,初聽起來有點複雜,但仔細想想,其實也很簡單,就是隻拿總資產的四分之一去參與股市,一旦虧損達到25%,則投入另外的四分之一資金,這樣算來,自己即使破產三次,也還有四分之一資金東山再起的機會。林丹青的這個辦法可以說是給了自己三次重生的機會!
“師傅,那為何要把止損線定到25%?為何不是50%或是其他比例呢?”張元一很好奇這個止損比例。
“這是個好問題。這個比例我也是看了一個國內期貨高手的傳記,帶給我的啟示。你算一下,假設你有1萬元錢,如果你虧損了80%,這時再給你1萬元錢追加投資,你賺錢到2萬元本金時,你需要盈利多少?”林丹青耐心的問道。
“剩下的本金2000元,加上1萬元追加投資,要盈利到2萬元,需要盈利67%。”張元一很快就算出了答案。
“很好,你再算一下,假設你有1萬元錢,如果你虧損了25%,這時再給你1萬元錢追加投資,你賺錢到2萬元本金時,你需要盈利多少?”
“剩下的本金7500元,加上1萬元追加投資,要盈利到2萬元,需要盈利15%。”張元一答道。
“盈利67%和盈利15%,哪一個你更容易做到?”林丹青笑著問道。
“當然是15%啊”張元一和林雙兒幾乎異口同聲。
“這就是咯,現在你們懂了吧?”林丹青淡淡地一笑道。
原來如此啊!
張元一心裏想著,原來師傅這個四分之一製度最大的妙處就是既可以盡量降低股市作手破產的可能性,又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幫助作手迅速恢複全部本金,這個主意不錯!
“師傅,不過我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您這個四分之一機製雖好,但一旦大行情來了的話,我隻用四分之一的資金去投資,這會不會影響到賺錢的速度呢?”
張元一想到了賺錢規模的問題。
“其實無論是股市還是期貨,有時候最怕的就是快!很多時候,快的同義詞就是風險。當你的賬戶盈利曲線越陡峭,你越應該引起高度的警惕,因為快速的都是短暫的,漲的快跌的也快,一定要注意快的風險。”
“一定要記住,做投資呢,比的不是誰贏得多,而是看誰活得長!切記,切近!”
林丹青語重心長的告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