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的課程結束後,張元一看離吃飯還有段時間,又捧起《大作手回憶錄》第五章看了起來。
溫故而知新!兩千多年前孔子老人家說的這句話可是經驗之談,是很有道理滴。
現在張元一每次看《大作手回憶錄》都有不一樣的感覺,都會有更深刻的理解。
看著看著,張元一再次被書中所說的“韭菜”類型給吸引了,6月在學校上操盤手培訓的時候,李白就講過股民的六個等級,講的就是股民級別。
但在利佛摩爾這,不能賺錢的股民一律叫“韭菜”。
新手,普遍意義上說,對股市是一無所知,每一個人包括他自己都知道這一點。
特麼的老子來了,看一看瞧一瞧,咱可是百分百的新鮮出爐的一顆“韭菜”!
他完全不知道規則和前例,他開始大膽而又盲目地買進,因為他有盲目的希望!
在股市裏除了被割,他還有別的命運嗎?好像沒有。
但所有的股民之所以進入這個市場就是為了賺錢啊,特麼的,老子可不是來當韭菜的啊。
於是一級韭菜被割了一茬之後,開始學習,開足馬力學習,經曆了一段時間市場的曆練又加上特別愛學習,所以他開始知道“很多”,開始變成二級韭菜了,正如當初李白所言,這種韭菜特別喜歡讓別人也知道自己知道很多。
他已經成為一個有經驗的韭菜了,“我可是做過研究的!”他在心裏竊喜。
但他研究的是什麼呢?是市場本身嗎?那可不是!那研究的是什麼呢,研究的是比他更高級的韭菜所說的市場評論!
那些股市老手嘴巴裏能說出來的所有關於介入市場的禁忌事項,他都非常清楚,隻是他忽略了最主要的一條,就是不要當韭菜!
二級韭菜已經知道怎麼避免一級韭菜也就是新手容易犯的某些錯誤了,也開始想著怎麼避免虧錢,因為他已經懂得等待股價下跌,他開始根據股價從頂部下跌多少,來判斷是否撿到了便宜!喜歡在下跌的時候買入,而不再盲目的追漲。
二級韭菜小心多了,自認為自己開始聰明的玩這個遊戲了,卻不自知其實自己是根據別人的智慧在操作呢。
但在高手看來,韭菜就是韭菜,最終的命運都逃不過被割的命運!
在下跌的過程中買入,就一定能盈利嗎?
張元一曾經就這個問題和林丹青進行過探討,一致認為,抄底很危險!一般人是抄不了底的。
張元一想起曾經股市裏流行的一個段子:
想抄底的人,結果抄到了腰上,讓他沒想到的是,尼瑪,這腰咋這麼長!有人接著抄,這次抄到地板了吧!卻沒想到還有地下室,抄到了地下室的人,卻沒想到還有地下室還有地窖,抄到地窖的人都沒想到地窖下麵還有地殼,抄到地殼的人,卻沒想到地殼下麵還有地獄,抄到了地獄的人認為,尼瑪,這下總該見底了吧,可結果其到死了也沒想到:地獄真有18層啊!FUCK!
底真的是那麼好抄的嗎?
林丹青曾開玩笑地說:“元一啊,底是留給神抄的,咱們還是老老實實做人吧!”
想著想著,張元一不禁想到了林雙兒,這顆小韭菜最近被割的挺慘,的確和利佛摩爾描述的韭菜挺像!最近總想抄底,結果抄的臉都綠了!
雙兒應該是二級韭菜了吧,想到這,張元一不禁嘿嘿笑了起來。
正好林雙兒過來叫張元一吃飯,一看桌子上的菜碟,張元一不禁又樂了,“韭菜!”
“你笑什麼?”林雙兒一頭黑線。
“額……沒什麼”張元一現在可不想惹這顆小韭菜。
前次笑話她,就被扭的胳膊青紫,現在還疼,可不想再以身試法了。
股民總有個成長的過程,也許每個股民都是從韭菜開始,包括那些後來成為大師的作手們,說不定雙兒以後就能成為大作手呢?
又過了兩天,開始討論《大作手回憶錄》的第六章:考慮大盤,而不是個股!
林丹青剛回答林雙兒提的一個具體個股買賣的問題:
“買賣你自己決定。現在還不能最終確定市場大勢是反彈還是重歸牛市,但我比較傾向於最近大盤的橫盤向上是趨勢的逆轉,但話又說回來,如果大勢不好,即使有好的標的,但也要謹慎一些。做股票一定要有個試倉的過程,這樣萬一做錯了,也可以減少損失。畢竟牛市裏也有熊股,明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