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來周老師也是趨勢投資者,張元一心裏暗暗想到,有些觀點和自己的想法倒是一致。
我們為什麼要買入一支股票?最早買入某一隻股票的時候,一定是看中他的某一個方麵,比如業績好,或者趨勢好,或者有利好消息……
但這個市場裏,有多少參與者會有自己的選股的思路?更不要說有自己的操作思路,是打算做短線還是做中線?考慮清楚的並不多。
在賣出股票的時候,又有多少人是因為這隻股票達到目標的盈利或者止損位,或者趨勢發生明顯的改變而必須選擇賣出?
因為趨勢變好而買入,因為趨勢變壞而賣出。
這種買賣的思維是最理想的投資模式,但是大多數股民往往做不到這些。
很多散戶,總是看到股票賬戶裏剛賺了2000塊,就想賣出,或者虧了1000錢就要跑掉,結果把中線票做成了短線票。
有的股民則是在達到了止損位之後仍然期待反彈,看著賬戶裏虧損的錢卻舍不得賣,結果又把短線票最終做成了中線、長線票。
太多的股民在參與市場的過程中,都忘記了自己當初在買股票時候的初衷了,對股票的眼光,隻是停留在賬戶上和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上,沒有運用效用最大化,而是運用了情感最大化。
結果就是牛股拿不住,或者是淺套舍不得止損最後變深套。
有多少人,在買進股票的時候,總是想著股票買了就要漲,漲了還要漲,並且還是漲個不停,不應回調,也不能回調!
情感、情緒最大化地表現出來,眼前的一些得失往往會影響既定的計劃和思路,對股票未來的價值和預期也失去了判斷的能力,心理在不停的左右投資行為。
張元一正在神想,想的出神。
周穎在台上的一聲咳嗽聲,把張元一又帶到了講座中。
“一個成功的股民,往往會按照既定的計劃做出正確的投資行為,不會被短期的思路變化,而影響自己的投資思路。”
周穎的思路很清晰,大家都聽的入神。
“成功的股民都會相信自己的判斷,除非行情出現逆轉。”
“其實,自信心是我們在做任何事情都應該具備的。”
“但也正是因為自信,或者說是過於自信,讓大多數散戶在這個市場上最終折戟沉沙。”
“比如說,市場在連續上漲,股票也連續上漲,形勢一片大好,買的股票賺了大錢。這時候就很多股民會不自覺地認為自己是成功的投資者,‘特麼的我就是股神啊!’於是開始沾沾自喜,這也是錨定效應延伸的一種,停留在過去的成功中。”
台下響起會意地笑聲。
“這個時候,因為不能正確認識自己,有很多散戶就不能客觀的分析股票和市場了。開始把自己的全部家當都投資進去,這往往發生在行情的末端或者股票的頂峰,傾其所有進入市場,結果適得其反,失去所有。”
“這就是為什麼在牛市剛剛結束的時候會有人跳樓的原因。”
“過度自信就會導致不夠冷靜,把市場上漲全部歸結為自己的成功,然後得意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