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旅遊(1 / 2)

身高普通、相貌普通的李天誠是一名大學畢業沒多久的大學生,在這個海龜隨處有、博士滿街走、碩士多如羊、本科不如狗時代,不是土豪、家裏也沒有什麼背景,僅僅隻是一個普通家庭的普通人,他找不到一個好的工作也沒有什麼稀奇的。

本科畢業之後在一家私營小型公司當職員,每月三千塊錢的工資加上一些獎金和兼職之類的,每月能有近六千塊錢的收入不僅夠生活了,還能有一些盈餘。但是李天誠不是一個能夠受孤獨、寂寞、枯燥乏味的人。

他向往那種熱血、充滿意外的生活,希望他的人生能夠充滿激情、狂野,在年輕的時候要是不瘋狂一下,對得起自己的年齡嗎?這樣的話在年老的時候能夠有些值得回味的、難忘的記憶,不會後悔自己過了像行屍走肉一樣的生活一生。

在公司做了兩個月的工作後,李天誠實在受不了這種與理想中完全相反的枯燥乏味的生活,最終毅然決然的選擇了職。

“我的人生不應該就這樣枯燥乏味、窩囊,就算沒有激情,也要瘋狂一把,就算不是青史留名也要過一種多姿多彩的生活,人生充滿了危機,道路處處需要選擇。我要選擇自己的人生、自己的道路到底該怎樣去走。”這是李天誠在離開公司後的想法。

但是現實世界總是那麼的殘酷,老天爺並沒有因為他叫李天誠就眷顧於他。當李天誠在社會上混了一段時間後才發現:原來理想與現實是兄妹。兩人關係親密無比,但是他倆永遠是不可能在一起的。人嘛,最終還是要學會麵對現實的。

為了能生存下去,要麼堅持理想,吃糠咽菜繼續奮鬥,要麼放棄理想,隨波逐流與世皆醉。

李天誠想要一種全新的生活,甚至考慮過去當雇傭兵,當時一想起自己的父母親人,才放棄了這種想法。到底要過一種怎樣的生活呢?沒人能給他答案,隻能靠他自己去尋找,也許幾年後就會學會麵對現實,在現實中生活。

李天誠這輩子除了旅遊,也沒了其他的愛好。在中學時期就開始出去旅遊了,大學時期更是快轉變了整個中國也許是跑的地方多了,心就野了,不想安安穩穩的過一輩子。

為了旅遊,他沒有打過網絡遊戲,沒有交過女朋友,甚至連學習都沒有搞好。但是因為經常出去旅遊使得李天誠擁有了一副好身體。

為了思考自己以後的出路同時一塊散散心,李天誠決定出去旅遊旅遊,好好思考一下事情,最終決定是不是放棄自己的理想,就算是為了家人吧,回來之後開始自己的那腐朽靈魂的生活。

經過旅遊前的準備,帶好所有證件,帶好用品,還有一把小弩箭,國家現在對這類物品還沒有規定,自從大一暑假期間,去雲南怒江旅遊時遇到了野生動物——三隻狼,要不是警察救援及時,李天誠就要掛在那了。雖然當時僅受了點小傷,不過從那之後,李天誠就準備了一把小弩,以防不測。

二零一四年十月十八日,湖北西部,長江與漢水之間,一身休閑旅遊裝的李天誠站在神農架旅遊區上山的道路前。十月的天氣已經還不是很冷,經過十一黃金周的人海折騰,人們的精力早已經揮發的差不多了。

雖說現在並不是淡季,但是遊人卻是不是很多,三三兩兩的遊人走在去山上的道路上,為環境增添了幾分蕭索之感。

李天誠想在神農架這片原始生態森林裏看看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觀看一下秀麗的景色、造物主的神奇。由於古老漫長的地理變遷和相對封閉的自然環境,使神農架看起來不像是人間所有的世外桃源一般,給人的視覺以無限的驚奇。

“陶導,你在這走了二十多年,見過野人嗎?”李天誠不止一次的聽說過神農架有野人的傳說,因此忍不住的問了出來。

“沒。”很簡短地回答,好像不願多說一個字。

陶導此人正是李天誠的導遊,名字叫陶器。當初聽到這個名字的時候,李天誠差點笑噴了,陶器—淘氣,嗬嗬。三十多歲的陶導已經做導遊二十多年了,生活在神農架山腳下的小鎮上。在來到這個小鎮上,李天誠就在這住了下來,一是可以找個當地導遊,二是這裏住著便宜。

聽鎮上的大媽說陶導在十歲就開始做導遊了,經曆的事情多,對神農架比對自己的家還要熟悉。但是此人不苟言笑,整天扳這一張死人臉,好像別人欠他錢一樣。李天誠覺得可能與他生活的環境有關,一個人生活在一間小房子裏二十多年,古古怪怪、神神秘秘的,要不是他收的價錢是最低的,李天誠才不願跟他在一起。

李天誠想不通這都什麼年代了,還會出現在神農架一待就是三十多年,既不求財(可以說是比乞丐都不如),又不好色(沒有媳婦就是明證)的怪人。陶導看起來總是那麼的無精打采,好像這個世界沒有什麼能夠吸引他的注意力。總之就一句話,這是一個非常非常奇怪的怪人。怪人的思維、行為是我們普通人無法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