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該迫不及待的答應才是,但是話到嘴邊,卻又頓住。頭腦中湧起的,竟是荊坷堅毅的麵孔。隻覺得讓先生至死遺憾的東西,如今被自己這般輕易得到,自己何德何能,可配擁有這驚天術法?自己日間試煉失敗,心中自信全無,此時雖然已知道個中真相,那一片失敗陰影卻難以消去。又想到洞外的蓋聶,想到千年來資質遠高過自己卻黯然而去的諸多弟子,心虛內疚,畏縮羞怯,驚喜渴望,種種交織,真是難以取舍。
“祖師,我……我……”
“無妨!”太公擺了擺手,打斷了他的話,“你本就是我門下的弟子,我傳你道法,也沒什麼不對。快快遵師命,行禮受教罷!”
徐市聽了這話,不敢再推辭。將熟睡的寶兒放在一邊,麵向太公,恭恭敬敬地磕了三個頭,朗聲道:“弟子徐市,敬受祖師教誨。”
太公欣慰地看著他,徐市磕頭行禮,卻沒發現太公半是猶豫半是決然的複雜神色。片刻之後,寂靜的石洞中終於響起太公平靜無波的蒼老聲音:
“萬法無常,諸神隕落。天地辟易,惟我神訣!”
徐市才聽個開頭,就嚇了一跳。心道:“這太乙劍訣,不愧是三大神訣之一,開篇第一句,便是好大的氣魄!”
鬼穀武學,因為追根溯源大都來自河圖洛書,因此與先天術數,奇門遁甲之類有著渾然一體的聯係。比如八門定星劍的總訣上口便是“天有八門,以通八風。地有八方,以應八卦。綱紀四時,主於萬物。今以劍在,三殺三生。上應天道,太乙九宮。下合地理,八卦遊龍。”意即明顯點出了八門定星劍乃是應數而成。
徐市原本以為,太乙劍訣雖然是鬼穀劍法的更高層次,隻是將太乙術數推衍得更加精妙深邃而已,脫不開其本身固有的出處。想來開篇口訣當是“太乙中宮,斡旋天地”或者“為和為易,絕陽絕氣”之類,卻不想半點不提陰陽易理,上來便講說天地之事。
這還不算,後麵的口氣,越來越是大的驚人。
比如那總訣接著道:“天地雖大,有色有形,有數有方。吾有非色非形非數非方,而天天地地者存。無一物非天,無一物非命,無一物非神,無一物非元。物既如此,人豈不然。人皆可曰天,人皆可曰神,人皆可致命通元。”
這話雖不知確切,大概的意思卻勉強能夠猜出。乃是聲稱萬物相通,人亦可稱神!
要知道自古以來,人皆敬服鬼神。到殷商的時候發展到及至,“事決鬼神”,無論戰爭,農事,都要占卜之後,按照所顯示的鬼神的意誌來辦理。後來周朝建立,不知何故,大修禮樂,對鬼神之事漸漸少有提及。但是鬼神在凡人心中的位置卻依舊高高在上,不容褻瀆。那是操控天地,掌握萬物榮衰的至尊存在!
盤古開辟混沌,女媧造人補天。共工一怒,不周山倒。祝融降世,天火燎原!
鬼神是自世界出現以來便已存在,人類的創造者。無論凡人帝王,隻可仰望,不可僭越!
隻聽說人可修仙求取長生。但是即便修煉成金身不滅的仙人,誰敢妄稱成神?
神掌有自然之力,神便是萬物,神便是天道!
徐市這些認識早已根深蒂固,此時聽了太公所傳法訣,頭腦混亂之際,隱隱生出一個不敬的念頭:這祖師爺爺,該不是睡得太久,睡糊塗了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