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太公傳道(1 / 2)

“自二十餘年前,秦國揮師滅周。當年武王分封的數百諸侯,便隻剩下齊,楚,燕,韓,趙,魏,秦七家。秦國國勢強盛,對其餘幾國虎視眈眈。如今的天下,已經是個兵戈四起的亂世了。”

大湖之下的秘洞內,一老一少正相對而坐。徐市一氣把自己所知的周朝曆史講述了一遍。雖然隻是個大概,也足足講了兩三個時辰。他累得口幹舌燥,當下長長出了口氣。偷偷望了那老者一眼。

對這老人的身份,徐市頗有懷疑。畢竟太公已經是數百年前的人物,世人傳得神乎其神,真有人這麼無憑無據的自稱,實在無法讓人信服。但是徐市也早已經不是那個毫無見識的平凡小童,對神異之事早就見怪不怪。這鬼穀本就是太公所創,又身處如此隱秘之所,這老人與本門無疑有莫大的淵源。

太公微眯著雙眼,仔細思索了良久,終於歎了口氣道:“有生有滅,周而複始。周朝氣數已盡,該當如此。”掩不住的滄桑之意,溢於言表。

又悠悠一歎道:“少年人,我知道你對我的身份還存有疑慮。我時間也所剩不多。本來打算讓當年的往事與我的道法一同湮滅。但我有一件未了的心事,終究難以釋懷。今日相見有緣,正好托付於你。你無需多問,隻管先聽我道來。”

“我本是商末呂地的一個小販。那時在位的帝王是紂王的祖父太丁。商朝雖然還是四方之主,但是也已經顯露出衰敗的跡象。天災不斷,惡疫蔓延,百姓生活困苦不堪。我不甘忍受這樣的困苦,又想尋求解救天下百姓的方法,便孑然一身,去往昆侖山找仙人學道。”

“我的師父廣成子有數千年道行,是昆侖仙派的領袖,更執掌著仙家第一的寶物玄天鼎。那時候天下修道有成的仙人有上千位,都是能呼風喚雨,行雲萬裏,長生不死,有大神通的人物。但是對越來越嚴重的天災,卻束手無策。師父常道,拯救黎民於水火,是修道人義不容辭的責任。因此我與師兄通天,便跟隨師父奔波各地,以自己的法術來盡量化解天災。”

“我和通天,都號稱是昆侖仙派有史以來天資最高的弟子。跟隨師父四處救人的四十年間,我們兩人的道法都是日益精進。通天本體是一隻洪荒異獸。拜在師父門下之後苦修道術,終於化去獸骨,成就不滅金身。而我更是在機緣巧合之下,見到上古流傳下來的河圖洛書,從中領悟出三套法訣,修為日進千裏。但是師父卻因為不斷對抗天災,法力日見消減。”

“終於有一次南荒地殼崩裂,九幽毒火噴薄而出。師父見事不可為,拚卻全身修為堵在地眼之上。雖然將毒火撲滅,師父的金身也被煉化,終於道法盡失,形神俱滅。”

太公講到此處,語意深沉。目光在身周輕輕掃過,道:“地殼迸裂之時形成百丈深崖,我遵從師父遺願,將他的遺骸葬於其中,又布下守護的陣勢。哪知道無心插柳,竟成了我日後藏身苟活之所。便是,便是此處了。”

徐市少年心性,此時早已將對老者身份的疑慮拋在腦後,一心沉迷在老者所描繪的千年前的傳奇異事之中。忍不住插嘴道:“怪不得以前我問起,連師兄也不知道這鬼穀之名的由來。鬼穀的名字,是您取的嗎?”

太公點頭道:“當日我獨立空穀,不勝淒然。有感於師恩不在,人鬼殊途,因此將此處命名為鬼穀。”見徐市聽得入神,似乎心有戚戚的樣子。想了想,仿佛不經意地問道:“修仙之人,終究便是為了壽同天地,長生不死。我師父以仙人之軀,卻為了凡塵奔走,更將萬年修為毀於一旦。你說是否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