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訣別(2 / 2)

姬彥被他一抓嚇了一跳,聽了他的話,臉上也湧起驚喜神色。正要答話,聽到外麵一片混亂聲響,急忙說道:“這些以後再說。徐市,我大哥帶了兵馬,已經進了行館了。口口聲聲喊著要抓高漸離。你,你快帶著你家先生走吧。”

說話間行館之中已經亂作一團。吵嚷聲,尖叫聲,腳步聲,不斷向這邊逼近。徐市大吃一驚,跟著姬彥一前一後,跑進居室。

屋裏高漸離也聽到了動靜。主仆倆略一商議,拿了幾件貼身衣物,往外便跑。姬彥聽見腳步聲近,想了一想,躲在屋中沒有跟出去。

徐市兩人才跑出門,“呼啦”一陣聲響,幾十名兵士身披重甲,拿著刀槍弓箭,把這幾間草房圍了個風雨不透。太子丹麵色陰沉,從人群中緩緩走了出來。

高漸離沉聲問道:“太子殿下,你這是什麼意思?”

太子丹冷笑道:“什麼意思?荊坷膽大包天,冒充我燕國使者去行刺秦王,如今事敗身死,秦王震怒。你們與他關係密切,定是同黨,我自然要拿了你們去秦王跟前認罪!”

“你,你說什麼?荊坷死了?”高漸離雖然早有預感,乍聞噩耗仍然無法接受,兩眼失神,一時悲痛欲絕。

徐市大聲說道:“殿下,荊先生明明是你請去的。你為了讓先生幫你刺殺秦王,花了多少力氣!怎麼到現在又不承認,把罪名都推到我們身上?”

太子丹怒道:“胡說!我與秦王是多年好友,怎麼會行此不智之事。來人,把這兩個逆賊拿下!”

他今天收到派在秦國的臥底傳來書訊,知道荊坷刺殺失敗,急忙來抓捕高漸離兩人頂罪。惟恐徐市口沒遮攔,把真相都泄露出來,急忙向兵士下令。眾人舉著兵器一擁而上,眼看高漸離主仆性命不保。

突聽一人高身喊道:“住手!”姬彥從屋裏跑了出來,攔在了徐市兩人身前。

太子丹看見姬彥在此,詫異道:“你怎麼在這裏?”

姬彥並不回答,回頭看了徐市一眼,向太子丹求道:“大哥!他們都是無辜之人,你就放過他們吧。”

太子丹氣道:“荊坷惹惱了秦王,他們不死,大哥我就得死。你難道要偏幫外人?還不快過來!”

姬彥眼看勸說無望,猛地把魚腸劍架在脖頸之上,厲聲道:“你若不放他們,我就死在這裏,看你怎麼跟父王交代!”

太子丹慌忙道:“不要,你別做傻事!大哥退後就是。”一麵招呼手下四下散開,但包圍之勢依舊。扭頭向姬彥勸道:“秦國大軍指日開拔,你也是父王的子女,難道忍心眼看著祖宗基業被毀,宗廟淪為秦人的畜所?”

姬彥咬了咬牙道:“大哥,隻要你放了他們兩個人,你昨日所說之事,我,我答應便是!要是你還不肯,那咱們一拍兩散,都死在這裏好了。你知道我的脾氣,素來說到做到!”說著把短劍又緊了一緊,明晃晃劍刃挨著雪白晶瑩的肌膚,似乎已經印出血痕。

太子丹眼珠轉了幾轉,又看看那隨時要劃破喉嚨的匕首,終於點頭道:“好吧,大哥看在你的份上,放他們離開。但你答應了大哥的事,也不能反悔。”

當下跟太子丹要了一輛馬車,三人上了。姬彥一手持劍,一手駕馭著馬車前行。太子丹帶著兵士不敢太過靠近,遠遠在後麵跟著。一路顛簸,不多時到了武陽城外,易水岸邊的一處渡口。

轉眼距昔日送別荊坷,已兩月有餘。初冬的時節,這易水青瑩碧透,清冷寂寥之意依舊。但物是而人非,意氣風發的劍客已然戰死異鄉,他的朋友也將踏上逃亡之途。

姬彥找了一隻結實竹排,扶了高漸離上去,揮劍砍斷係船的麻繩。又從腿上解下鯊皮軟鞘,套在魚腸劍上,雙手遞給徐市,一邊說道:“這把劍你拿著。前途險惡,你要多加小心!”

徐市看他把護身利器都給了自己,急道:“姬彥,你放我們走,你父王大哥一定會為難於你。你還是跟我們一起走吧!”

姬彥慘然一笑,向徐市說道:“別說這樣的傻話。我若跟你一塊兒走,我大哥又怎會罷休?隻要你好好活著,將來咱們還有見麵的時候。”說完把竹排用力一推,那竹排在水麵上劃出兩道輕痕,就沿著水流向下遊蕩漾而去。

太子丹等人見姬彥手中已無利刃,始敢走近前來。姬彥卻將他們視若無物,向著徐市方向佇立凝望,幽幽吟道:“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縱我不往,子寧不來?挑兮達兮,如城闕兮。一日不見,如……如三月……”詩未吟完,便潸然淚下。

徐市跪坐在竹排之上,仿佛隻剩下一具空蕩蕩的軀殼。眼望著姬彥身影越來越小,終於消失不見。但覺得整個世界都離自己遠去。天地間混沌一片,隻有一個清脆悅耳的聲音在心間跳躍: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縱我不往,子寧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