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依然(1 / 3)

依依其實已經很敏銳的感覺到,舅母李氏,這次叫自己回來,一定會提及她的婚事。

由是心中煩惱,暗想:自己這具身體的年齡與心理年齡嚴重不符,向前一步是靈魂難安,退後一步是良心不安……。唉…。。嫁與不嫁真是兩難。

酉時,依依跟著秋風秋月,往東轉彎,穿過一個直東直西的穿堂,繞過大影壁,來到夫人李氏所在的院子。

進了鬆鶴堂,方俊兄妹俱在,已有許多下人在此伺候,見依依來了,方安設桌椅。

“因是晚食了,你們就陪我老婆子吃點清淡的,都是自家骨肉,不必拘禮,來,都來坐一起好熱鬧熱鬧。”

剛四十多歲的李氏已經自稱“老婆子”了。依依無語,如果原來那個世界,還得如日中天般的拚殺呢。

麵前一碗碧粳粥,依次看過去,翡翠開花包,水晶燒麥,鹹酥鴨肉卷;小菜漬黃瓜、芝麻辣肉幹、涼拌筍尖、五香花生、什錦拌菜,外加無數精致小點。

“富有之家,這一日三餐的飯食,就是再清淡,也令人心滿意足啊。”依依心歎。

食不言,寢不語。晚餐很快結束,洗手漱口,丫鬟們魚貫上茶。

李氏問及天虛觀空無道長近況,說著話,又淚眼滂沱起來。李晴是她的老父,卻不能身邊盡孝,隻能通過別人,知道他過得如何……

方俊等忙轉換話題,論及最近的中秋節,又說起今年的秋試。

時人尚文,便是教坊勾欄的女子,也必須學會吟詩弄詞爭行首,致使那些些才子佳人的故事廣泛流傳,崇文風氣日增。

在這種社會背景下,定智,思宗不得不隨大流,準備削尖了腦袋去趕考…。。

最後,夫人李氏留了定然與依依陪自己談心,他兄弟三人去了外院。於是,依依擔心的婚事議題,開始正式被李氏擺上了桌麵。

李氏拉依依坐在身邊,撫了撫她的臉,說道:“依兒也知,男大當婚,女大當嫁的道理,如今母親盼你回來,實是想為你相看一門親事。”

李氏用帕子按了按眼角,笑道:“說起這些,我就又念起你姑母了。不知不覺間,我們依兒已經是個亭亭玉立的美嬌娘了,我這心裏,就難免有些……感慨。”

自從他們定居曲原,名義上李氏便是她的母親,隻要在方府,依依便隻能稱呼自己的親娘為姑母。

看著白發蒼蒼的李氏,依依心道,舅母以為我真連自己的出身也不記得了呢。便遂了她心意,乖乖陪笑道:“母親想說什麼,女兒都聽著呢。”

“依兒是個聰明的好孩子,但應當知道,這世間陰陽相合,才是正道,女子愛慕男子的德能,男子傾心於女子的品貌賢淑。二人相求相合,才算順事。”

李氏頓了一頓,看了依依一眼,續道:“這祖上世代流傳下來的規矩,男人們賢妻美妾,可以兼收並蓄。女子卻是最好能夠從一而終,因此,郎君選得是否如意,就成為決定每個女子終身命運的大事。

但是,萬事未必盡可如人意,想要選一個一生都誠心待已的男子,也是極為困難之事。

俗語說‘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母親自會為依兒好好相看一番,盡可能找個可以誠心相待的如意夫君。隻是有時,”說著說著,她神色間又不覺有些遲滯,嘴裏的話又慢了下來。

聽說舅母當年,並不想嫁給大舅舅,說她誓死不當土匪婆。曾經逃跑出山寨去,要到城中給人做伺候人的丫頭。因為,她聽說,某家富族的兒子們,個個才高八鬥,相貌出眾,身世還清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