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三章 推杯碰盞(2 / 2)

光明聖子心領神會,笑著舉杯:“謝謝秘書長指點。我有一個考慮,就是先做點擺得上台麵的實際工作,把輿論造起來。這方麵的工作需要山主任鼎力幫忙。”

山海不想光明聖子突然點將,慌忙答道:“一定。義不容辭,責無旁貸。”

說完回過神來,上次吃飯的時候,光明聖子就提過弄一個運管所的係列報道,自己竟然象政府官員一樣敷衍怠慢,至今未做,真是罪過。

趙總說:“範所,實際工作啊,嗬嗬,世界上最怕認真二字。要說你們政府官員那些工作,狠抓就是開會,管理就是收費,重視就是標語,落實就是動嘴,驗收就是喝醉,檢查就是宴會,研究就是扯皮,政績就是神吹,彙報就是摻水~~~”

光明聖子笑道:“老趙背過書啊。”張秘書長搖頭說:“趙總,你也太輕視我們這些人民公仆了。古時把當官叫做入仕。仕者,十裏挑一。就是說不是什麼人都能當官,十個人裏麵挑一個就不錯了。官員啊,也不是你說得那樣輕鬆。”

這句話贏得了在座諸官廣泛的共鳴,紛紛批評趙總:“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外行話少說。”

“大放厥辭。”“罰酒。罰酒。”

趙總毫不羞慚地站起來,擺了個英雄亮相的造型:“民不與官鬥,錢不與權鬥。俺認罰。”

這引起了更多的批評:“老趙又在炫富!”

“再罰。”“你這個萬惡的資本家,居然敢於輕視我們這些清廉的共產黨員!”

“那就看看到底是權大還是錢大。”

山海看他們其樂融融地鬧成一團,完全沒有平時的客套和虛偽,想來就是所謂的“圈子”。這是一種資源共享,利益均沾,甚至是榮辱與共,生死攸關的聯盟。

象孫悟空的金箍棒一樣畫地為牢,成為一個保護圈,圈子中的人物成為一個利益集體,圈子外的人,哪怕你就象地道戰那樣挖地洞,也無法進入。自己能夠坐到這張桌子,是不是也得到了某種程度的認可?

山海驚奇地發現,自己竟然沒有任何道德上的不安,反而有些隱隱的沾沾自喜。

趙總繼續發動對官員們的攻擊:“植樹造零。嗯,白收起家,勤撈致富。還有,擇油錄取,得財兼幣,檢查宴收,大力支吃,提錢釋放,嗯,還有最厲害的,攻官小姐~~~”

一邊說,一邊伴以形象的手式和動作。一桌人皆笑。皆是此道中人,完全理解此中妙味。山海想這真是具有華夏特色的民間智慧,與時俱進的詞語注疏。當年倉頡造字而鬼神哭,莫非鬼神早有先見,知有今日之劫,故而預為號慟。

趙總縱橫捭闔,竟然學貫中西:“~~~認識決定行為,態度決定人生。把‘English’讀為‘應給利息’的是銀行行長,讀為‘陰溝裏洗’的是小菜販子;讀為‘因果聯係’的是哲學家;讀為‘硬改曆史’的是政治家;讀為‘英國裏去’的是海外華僑;讀成了‘應該累死’的是民工~~~”

山海擊節讚歎。

上次看過趙總的“嘴臉”,一直心存輕蔑,感慨自己十年寒窗苦讀,到頭竟和痞子同桌,現在隻有衷心欽佩,自慚簡陋。因為今天酒局意義重大,趙總施展渾身解數,搖身又變成社會學家:“~~~北大人大,不如波大。隻有假貨是真的,別的都是假的。一炮走紅,精辟地形容女藝人~~~”

酒桌氣氛進入高潮,山海也講了自己工作的一些趣事。說現在的網友,象叛逆的孩子,找碴的在野黨和走火入魔的懷疑派哲學家,總是從反麵解讀你編輯轉載的任何一條新聞。

一輛車從山頂翻下,是件很清楚的慘劇,可是網友第一反應都是:翻的是不是公車?公路是不是豆腐渣工程?一條黑惡勢力審判的新聞,網友會嗤之以鼻:媒體都敢報道的黑社會,肯定不是什麼成氣候的黑社會。

連某校學生折取高考狀元,網友也會不憚以最大的惡意揣測:他家庭背景是做什麼?有沒有特殊照顧?來不來就人肉搜索。網絡放縱了自由主義,擴大了批評效果,至於長盛不衰的中日磚戰,房價,腐敗等話題,更是千奇百怪。

做為編輯,有時是忍俊不住,有時真是啞子見媽,說不出的苦。大家聽得興味盎然。紛紛跟山海碰杯。一輪下來,山海立刻進入狀態。光明聖子一旁觀察,比較滿意山海的表現。

所謂“裝睡之人喚不醒”,山海倒不是愚頑到底之人,可以點拔引導。光明聖子師從安德魯,自小就知道曾國藩的名言:是英雄就得培養羽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