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作品介紹(1 / 2)

作品相關說明:

1、作品類型:職場勵誌/愛拚才會贏/青蛙變王子的故事。

2、作品走向:青春都市/情感糾葛/寫實手法。

3、作品結構:

(1)困境:找工艱難,吃盡苦頭;

(2)逆襲:在困境中找出路,謀劃創業;

(3)成功:幾番波折,創業成功。

(4)困擾:創業難,守業更難,創業成功後,合夥的幾個兄弟出現矛盾,麵臨何去何從的艱難選擇。

(5)情感:大哥的兄弟“搶”大哥的女人;大哥女人的閨蜜“搶”大哥,兄弟情、姐妹情、愛情糾纏不清。

(6)結局:兄弟情、姐妹情、愛情疊加發酵後糾纏不清的恩恩怨怨,以及六個兄弟合夥創業成功後,日益凸顯的矛盾加劇等諸多困擾最後都一一化解。

作品事件交代(梗概):

(1)背景:20世紀90年代,經濟大潮背景下,浩浩蕩蕩的求職大軍如潮水般湧入城市去尋找夢想。

(2)時間:20世紀90年代。

(3)地點:深圳。

(4)人物:六個男青年(剛出場年齡18-23歲);三個女青年(剛出場年齡18-22歲),上演一出職場打拚遭遇重重困難的艱辛與困擾,以及六男三女情感糾葛的兄弟情、姐妹情、愛情之間疊加發酵後剪不斷理還亂的恩恩怨怨,這樣一出好戲連台的故事。

(5)事件起因:20世紀90年代,千千萬萬的年輕人去深圳追尋夢想。作品《那些年深圳的追夢人》裏的九個(六男/三女)年輕人就是當時背景下的代表,他(她)們去深圳尋找夢想,並在深圳相遇了,由此共同演繹了一個經濟大潮背景下的職場勵誌和情感糾葛的故事。

(6)事件經過:20世紀90年代,千千萬萬的熱血青年如潮水般湧入深圳去尋找夢想,求職者比肩接踵,人滿為患。然而,殘酷的現實卻是:工作崗位嚴重短缺,造成僧多粥少的殘酷現實,眾多求職者的夢想被殘酷現實擊碎,他們開始變得傍徨、迷茫和無奈,故事裏的九個年輕人就是其中的代表。

(7)事件結果:(這是作品的創意,或者說故事核,也可看著是作品的主題):

在經濟大潮背景下的特殊年代,六個熱血男青年在帶頭大哥陳曉磊的帶領下,先為自己找到飯碗,然後在三個女孩的大力幫助下,克服重重困難,六個男青年合夥創業當老板,逆襲成功後,這六個合夥人開始幫助在那個特殊年代下找不到飯碗的求職者提供工作崗位,讓那些找不到工作的求職者到他們的企業工作。

六個男青年在合夥創業過程中遇到了不少艱難和辛酸,三個女孩無私地給予了大力支持,這六男三女在職場打拚和創業過程中,結下了深厚的情誼。可是誰也不曾料到,六個合夥人在創業成功後矛盾日益凸顯,困擾不斷。這六男三女之間最後還出現了兄弟情、姐妹情、愛情之間剪不斷理還亂的恩恩怨怨糾纏不清,最後,在經曆了幾番波折後均一一化解。

楔子:

我想講一個20世紀90年代發生在深圳的故事,我一直想把這個故事寫下來,但一直沒寫,直到2015年國慶節我去深圳故地重遊,觸景生情,突然一腔熱血湧上心頭,往事曆曆在目,勾起了我對二十多年前自己在深圳搵工那段經曆的回憶。筆者在那個特殊年代,就在深圳苦苦尋找飯碗,感同身受,往事如煙,曆曆在目,追憶往事,不吐不快。那是一個變革中經濟大潮背景下的特殊年代,那是一個給千千萬萬追夢人烙下深深烙印的年代,那是一個不得不追憶的年代。所以,我想用文字來訴說那段曾經讓萬千求職者困惑的悠悠歲月。

20世紀90年代,經濟大潮背景下的特殊年代,無數熱血青年像潮水一般湧向深圳,來到這個有天堂之稱的城市追逐夢想。洶湧的人潮擠滿了深圳的每一個角落,比肩接踵,人滿為患,絕大多數還是熱血青年群體。他們曾經年少愛做夢,他們曾經熱血理想比天高,他們曾經懷揣夢想希望滿滿,他們曾經豪情萬丈來到深圳這座天堂尋找夢想。然而,就連找份工作解決溫飽都成困難的那個特殊年代,僧多粥少的殘酷現實擊碎了無數追夢人的夢想,那是一個時代的追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