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引子(1 / 1)

引子

可能已轉移視線。時光走得急,沒拽住衣角,就遺忘了。我們節奏亂,沒機會抓住它,不覺中遭到唾棄。在黑暗、潮濕的角落,有或許沒有陽光。這不值得憂傷,不值得理會。開不開心不易明白,我們學會用笑表達快樂之後,隻有眼淚出來反對。眼淚告訴我們,另有一種快樂叫:笑著流淚。眼淚還說,笑總是那麼的扭曲,不扭曲了臉就笑不出來。所以我們看到了眼淚,無聲無息,晶瑩剔透像水晶。其實,眼淚說了謊,它有時候很喜歡笑著流淚!

有人說,演戲不真實。對於我們來說看到的就是真實,不是有這樣一句話麼:眼見為實。所以,演戲也是我們看到的一種真實。演給誰看,有時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得有人看。假作真時真亦假,無作有時又還無。有些事演著演著就真了,有些事看著看著就變了。人天生是個模仿者,不模仿找不到自己,不模仿眼睛會失明,會找不到路。走不了路,隻有等死。所以才會你裝我,我扮你。演戲這個詞太虛假,更不專業。不如拉出去砍掉腦袋,單單一個戲字讓人覺得貼切。人生如戲,戲如人生。結果,依舊演戲。

戲,說白了,就是過去。來不及收藏,就被掠走了。文明語稱之為“曆史”。曆史很偉大,這源於它讓人迷惑,讓人追不上,不知不覺裝進回憶中,認可了。搞不清楚答案,沒有出口,這讓人著迷。假設有條河,想要到對麵,就必須連通彼此兩岸。除非放棄,不去對岸。妥協等於自在。沒有人逼你非到對麵不可,然而你要過河,就必須得搭“橋”。毋庸置疑,這就是曆史,就是源動力。戲就是一條河,此與彼的隔閡。

悄悄躲起來不被發現,就能肆意宣泄情緒。毫無疑問,混跡於看戲人當中,是自在的。旅行者向來自詡為事件主人翁,因為他們慣於用眼睛觀察,卻從不參與。所以評說來源於眼睛,眼睛來源於旅行者,旅行者就是那個看戲的人。不言而喻,旅行者隨風而來,戴月而歸。就像是一棵樹和一個螞蟻的事,樹注定要固守領域到白發蒼蒼。螞蟻看到了這點,向來都是用餐不買單,拉屎不管埋,放完屁就溜。樹感覺傷心,因為命運,它學會了奉獻;因為命運,它學會了包容。所以,當我們看到它的時候,它總是傲然挺立。因為它沒有選擇。

偶有那麼一天,我們不歡而散;不要傷感,保持不卑不亢就好了。或許有那麼一天,我們可以把酒言歡;千萬不要因為喝酒的時候放了個屁就要彼此翻臉,好好想一想:那隻不過是屁大點事!如果有一天,演的戲沒人看;那麼好吧,笑是那麼的辛苦,要扭曲了臉才能綻放,還是聽眼淚的話,好好演戲。(引子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