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趙康的意(2 / 2)

“下官理會得,王爺放心,下官這就去給皇上寫信,暫先告退了。”趙同喜形於色,行禮就退出寫信去了。

“主公,康皇正會同意安皇的大軍進入屬地嗎?他難道沒想過這是引狼入室嗎?安皇的軍隊真的象主公所說一樣突然占了這幾個州府,那他該怎麼辦?”趙豐豈剛才隻聽,總覺得聽著不太對勁,趙同走了後這才把疑問問了出來。

“是啊,趙同在的時候有些話不好講,這應該算是康皇的計中之計吧。表麵看來,康皇是把我恨之入骨了,所以才會兄弟聯手,實際上把安皇也計算在內了。這事要分開來推算,一,如果安皇同意真的跟康皇聯手攻打我鳳林,那麼安皇負責攻打的必定是風鈴關,讓安皇的軍隊去打天梁城就顯得裏麵有鬼了。”

“二,康皇是絕對不會讓南方大軍大搖大擺的穿州過府的,必定繞甘霖府城外而過,最多空個石璜府出來讓南方軍進駐,並且甘霖府和崇明府都有防止南方軍突然反水的應變措施。”

“三,如果南方軍是假打風鈴關,那失去的也隻是一府地方,石璜府的後方上下有甘霖府和崇明府,大軍兩下一圍,就可把南方軍死死的卡在一府之地,連退的地方都沒有,也必定計算到風鈴關不會放南方軍進關的,所以南方軍基本上是來送死的。”

“四,如果南方軍真的攻打我風鈴關,那麼康皇又做到了風鈴關的兵力給牽製住的目的,也使得安皇和鳳林的關係從此破裂,以後將再也得不到鳳林的武器等支援。”

“五,這時西北軍和風鈴關的部隊都被牽製,康皇就可以從容的攻打天梁城,就算出兵二十萬,那也是六比一,如果分兵十萬繞天梁城而過奔襲我鳳林城,鳳林城隻有萬餘守軍,必能一戰而下,然後再南下風鈴關,與我三萬風鈴關部隊決戰,以三敵一,足可以消滅我風鈴三萬將士。”

“六,就算不能奪回這鳳林三府,那也做到了引誘南方軍進圈的目的。所以這次安皇出兵,不管如何,都要跟康皇打上一仗。”

“可是安皇沒聽從主公的意思,拒不出兵,那他不就什麼事都沒有了。”

“所以才要去引誘安皇出兵,兩個府加上商道,還有我鳳林先進的武器,足夠讓安皇動心的了。”

“既然如此,那天梁城不就危險之極,如真象主公所說的,十萬兵圍天梁城,十萬兵奔襲鳳林城,那。。。。。。”

“老趙放心,既然要打,我怎麼會讓戰火在自己的大本營燒起來,自然是禦敵於國門之外。”

“王爺請講。”

“從分析來看,主要戰場是在天梁城一路,所以我的想法是把戰場設在青州府或雍平府,青州府與天梁府一條橫線,乃是與望明國的通商要道,戰事一起,隻怕易受影響,雍平府在天梁府東北,隻是地處平原,好處就是緊守青州府和天梁府的咽喉要道和緊依天馬河,我軍可以快速的用船隻運送物資。”

“軍務上的事,主公安排就是,臣還是不懂的,那調撥糧餉,分派軍械等後勤雜事,臣自當盡力辦理。”

“唉,鳳林雜事繁多,實是苦了你了。”趙嶽看著趙豐豈兩鬢已微微灰白的頭發,心裏感動,要知道趙豐豈現年不過四十多歲,去年趙嶽剛到鳳林城時,他還是一身的福態,而現在看上去卻象個五六十歲的小老頭了。

“隻要百姓生活安康,臣吃點苦又算得了什麼,臣年俸上千兩銀子,已是愧領久矣。”

“老趙啊,身體還是要主意的,日後還有許多大事要等著你做,我可不想看著你這樣垮了。本來去年就說今年十月進行官員選舉,可是想想鳳林三府初定,高層變動怕影響鳳林局勢,所以還是分幾步的好。”